《王云五大辞典》的词性标注问题
本文选题:《王云五大辞典》 切入点:字条 出处:《语文研究》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王云五大辞典》是1930年出版的一部重要的语文工具书。说它重要,不仅在于它采用王云五先生本人发明的四角号码检字法来为这部词典进行检索,还在于它是较早进行词性标注的一部现代汉语的语文工具书。作者虽本文化人,但因曾在大陆的国民政府里担任要职,并随蒋迁台而屡获重用,导致他所编纂的这部辞典(以及所有与他姓名有关的书籍)的名字在中国大陆消失了至少三十年。研究八十馀年前出版的汉语语文工具书是如何标注词性的,铭记先驱者们的开拓之功,检讨他们失误的教训,对我们今天更好地为语文词典标注词性或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Fifth Dictionary of Wang Yun is an important Chinese reference book published in 1930. It is important not only because it uses the four-corner number checking method invented by Mr. Wang Yunwu himself to retrieve the dictionary. It is also an early reference book for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tagging of parts of speech. Although the author was originally a cultural man, he held important posts in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 in the mainland and was reused repeatedly with Jiang Qiantai. The name of the dictionary he compiled (and all the books related to his name) disappeared in mainland China for at least three decades. The study of how the Chinese language reference book published more than 80 years ago marked part of speech. Bearing in mind the pioneering work of the pioneers and reviewing the lessons of their mistakes, it is helpful for us to better mark parts of speech for Chinese dictionaries today.
【作者单位】: 澳门理工学院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H1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祖友;王云五与四角号码检字法[J];辞书研究;1990年06期
2 江蓝生;《现代汉语词典》与吕叔湘先生的辞书学思想[J];辞书研究;2004年06期
3 周荐;;榫接与断裂——汉语字词典字条义项与词条义项关系略析[J];语文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晁瑞;;ABB状态词构式的结构整合与意义发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刘向东;;汉语词类划分的分歧与和解——来自生成语言学的启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储泰松;;普通话拟声词的语音规律及其例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高志胜;;现代汉语让步连词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5 陈颖彦;;浅谈“很+名词”结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6 徐海,罗思明;词例研究的新进展[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刘世余;赵秀莉;;“数+人”结构中“人”的词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方寅;;也谈动量词的语义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9 王月萍;;“可是”的语法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路崴崴;;“V一下”结构语义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建华;;序言[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金忠;;面向专业俄语教学的俄汉学习词典设计[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金其斌;;意识形态对词典编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明;;英汉双语词典之我见[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军怀;;双语学习词典例证的质量刍议[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马琳;陈丛梅;;《汉英奥林匹克词典》的词目确立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飞;曾东京;;简评《现代英语惯用法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余建军;;刍议英汉词典例证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玉珍;;英语学习词典的结构主义解读[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5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仇伟;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红;《俄汉详解大词典》视域下的观念词счасть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瑞粉;《现代汉语词典》程度副词配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艳;汉语“A+过+O”结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雪丽;洪洞方言“X+人”式使感形容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向琦丽;现代汉语名词活用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江苗;马山壮语“形容词+NP”结构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杨丽敏;反义动词的对称与不对称[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书华;“V到”句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吕叔湘;;大家来关心新词新义[J];辞书研究;1984年01期
2 周荐;;兼类词词性与多义词义项关系试说——《现汉》第5版“V+N”式双字词词性标注问题解读[J];辞书研究;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开心一刻[J];北方牧业;2005年08期
2 张福生;;说点儿“点”[J];剧本;2007年06期
3 古墓蝙蝠;君子;;九十八次的爱和等待[J];大众文艺(浪漫);2007年04期
4 李书安;俞绍宏;;《说文古籀补(正编部分)》字形校订[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易水寒;;温情字条[J];可乐;2007年11期
6 佚名;;天使的爱心小字条[J];时代青年(哲思);2011年06期
7 范万军;谈《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中的缺点和错误[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崔宰宇;《汉清文鉴》与《御制增订清文鉴》的比较[J];民族语文;2003年02期
9 邓景滨;替“青青”词条增补义项[J];辞书研究;1994年02期
10 杨军;;一张字条[J];辽宁教育;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青松;;《汉语大词典》“怨”字条释义商榷[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华庭;;做好辞典的编排工作[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3 李尔钢;;论语文词典的专科词条及其释义[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4 曾晓光;;论英汉习语词典中词条义项和释例汉译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马桂琪;;多义项词条中释义与例证部分的结构形式——以德汉语文词典为例[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李淑慎;;简评《英汉大词典·补编》[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韦希;;有关印度的音乐人类学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8 李红印;;词类标注给《现汉》设例带来的新问题[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乃文;;谈《大英俄汉词典》及其语义等值[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连真然;;《汉英专名大词典》的编纂[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天文;集邮人物词条不统一[N];中国集邮报;2006年
2 朱天文;邮票词条的不统一[N];中国集邮报;2006年
3 马琏 李包罗;SNOMED CT的构成与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6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孙媛 周荣祥;一张字条引发的与范福春“约会”[N];证券时报;2011年
5 刘向锋;互动百科:构建博物馆百科知识平台[N];中国文物报;2010年
6 本报驻美特约记者 江融;侧重摄影发展史的《牛津摄影指南》[N];中国摄影报;2007年
7 河北 吴新年;奇妙的自动图文集[N];电脑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张贵勇;维基百科:知识因草根而改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李刚;中医药术语将有统一“洋名”[N];人民日报;2007年
10 燕林;百度、文博网联合推出“神州神话”词条征集活动[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恩锋;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张宏;外向型学习词典配例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3 李明辉;基于机器学习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和相互作用预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史庆伟;基于小世界模型的P2P网络文本检索[D];天津大学;2008年
5 王仁强;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6 杜季芳;《群经音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韩定一;对等网络的社区模型及其在搜索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范敏;篇章语言学视角下的译学词典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李志圣;单类中心学习及其在二元关系抽取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8年
10 杨继光;《万历野获编》词汇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黎明;《世说新语》的词语研究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D];湘潭大学;2008年
2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丁兆芬;类典型教学策略[D];山东大学;2006年
4 李如鹰;《汉书》法律词语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D];湘潭大学;2008年
5 刘志刚;论双语词典中文化词条的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宁;汉语助词在外向型汉法词典中的处理[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7 王全礼;基于Hash机制的分词词典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赵茸;《汉语词典》(第三版)法律词条词类标注实证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9 史书琴;《五体清文鉴》察合台文词条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10 李岚;石陂方言词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63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563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