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借词音系学中的区别性特征与音系范畴——以英源借词中塞音的借入为例
本文选题:借词 切入点:塞音 出处:《汉语学习》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借词音系学是最近二十年音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以英语塞音的借入为例,探讨不同音系位置区别性特征和音系范畴在词汇借入过程中的作用和表现,对不同的借入方式做出描写和解释,以探求借用背后的机制,并考察借词音系各模式在汉语借词研究中的适用性。
[Abstract]:Loanword phonolog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phonology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his paper, taking the borrowing of English stop-notes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role and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phonological location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and phonological categories in the process of lexical borrow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explains different ways of borrowing, explores the mechanism behind borrowing, and studies the applicability of various modes of loan phonology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loanword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语言接触与跨语言词汇借用的音系研究”(项目编号:TJHY11-012) 南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专项资金项目“汉语借词音系学研究”(项目编号:NKZXB11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柳州方言单字音声调声学实验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谭佳林;;布朗语送归话声调初探[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7期
3 肖建刚;曾春蓉;;汉语声调的时长与汉语声调曲拱、音高的相关性讨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肖建刚;曾春蓉;;汉语声调的时长与汉语声调曲拱、音高的相关性讨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张珉;;“中国式英语”发音方式探源及启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屈哨兵;湖北宣恩话“V下V下的”动词重叠及相关问题[J];方言;2001年02期
7 谢栋元;[m][n][η]自成音节说略[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杨宗雄;;斯里兰卡学生汉语停顿偏误分析[J];才智;2012年21期
9 赵日新;;安徽休宁方言“阳去调”再调查[J];方言;2012年03期
10 刘长军;;英语音变模式对比性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哈妮克孜·伊拉洪;帕力旦·赛力提尼牙孜;那斯尔江·吐尔逊;吾守尔·斯拉木;;维吾尔人说汉语普通话发音特点的声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江海燕;;语速对语句内部音高变化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白云;;方言区人普通话声调的学习——以广西桂北平话区人为例[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段海凤;熊子瑜;;藏族人说普通话的单字调系统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乌吉斯古冷;蒙古语标准音朗读语句语调的起伏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曾春蓉;湘语声调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山丹;蒙古语标准音声学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7年
4 孙锐欣;元音的实验和计算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阮咏梅;浙江温岭方言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曹晓燕;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接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红梅;哈姆尼堪人所使用的蒙古语语音实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波;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汉语单字调习得的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波;巴基斯坦留学生汉语一级元音声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晓丽;广西横县陶圩平话单字调和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潇;中级汉语水平越南留学生汉语声韵调时长及轻声时长的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侯娟;初级水平缅甸学生汉语元音习得的声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莹;普通话的态度语音韵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新华;双江布朗语音位系统的实验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09年
8 刘艳;普通话的情感语音韵律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卢苇;汉德元音格局对比研究及应用[D];西南大学;2012年
10 戴华浩;脑损害患者的普通话和粤语声调表达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新璐;;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普通话塞音的产出实验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林怀岳;从音位学角度看所谓“清音浊化”提法的错误[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3 王红梅;;现代汉语动词带宾语“被”字句分类初探[J];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刘正江;;意义的双层性是汉语成语的“区别性特征”[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侯精一;;晋语入声韵母的区别性特征与晋语区的分立[J];中国语文;1999年02期
6 俞洪亮;;叙事性与非叙事性成分探析——兼析二语学习者独白式话语的叙事性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12期
7 杨诎人;;粤方言区日语学习者的塞音持阻时长研究[J];现代外语;2006年01期
8 傅懋R,
本文编号:1565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565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