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谐音及拟声现象分析
本文选题:谐音 切入点:拟声 出处:《华侨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是分六个部分逐步展开的。 首先对谐音和拟声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在梳理过程中指出了成绩和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本项研究展开的切入点和着手点。陈述了谐音词和拟声词的意义,以及对二者研究所采用的理论、方法。 学者在对谐音词和拟声词进行研究时产生的分歧。如对拟声词的研究只停留在谐音层面上,与语法相分离,割裂了语法与修辞二者的联系;或者将谐音与拟声分离进行各自的研究;争论更多的便是拟声词的归属问题了。文章将拟声词和感叹词处理为一类词,因为后者只是增添了个人情感的传达,二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对谐音词和拟声词的理论界定及语言学描写展开研究。谐音词是对语言内部的语音仿拟,拟声词是对语言外部的语音仿拟,所以说,谐音本质上是拟声,在语用上来看,都是追求语言的陌生化。 由书写形式不定性、词义多样化等特性得出,谐音词和拟声词是非语言符号,这也是二者的性质。文章论证了引言中提到的谐音本质上就是拟声、感叹本身就是拟声这一结论。 第三章从语法角度、认知角度对拟声词范畴化展开了深入探讨。拟声法构成的名词、动词就是其范畴化的结果,也促生了形声字。拟声法有着很强的构词能力,引进的外来词有着民族性,融入了本民族的语言中。在范畴化中,还特别介绍了有声音后缀的拟态词,这些词在语言中有很强的表现力。 以上是对拟声词、谐音词的本体展开的研究。在第四章、第五章中则在心理学、认知学角度探讨二者应用于修辞中的心理机制及原理。从联想和谐音借代的角度探讨谐音与拟声出现的心理机制,从图形-背景理论和仿拟理论探讨二者出现的原理,将二者在语法和修辞上实现了结合。 最后是结论部分,是对文章的总结性的概括,,并说明了以后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也指出了文章中存在的不足。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o expand step by step. First of all,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homonym and onomatopoeia are combed, and the achievement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research are pointed out in the process of combing, which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starting point of this study, and the meaning of homonym and onomatopoeia is stated. And the theory and method used in both research. For example, the study of onomatopoeia is only on the homophonic level, which is separated from grammar and separ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grammar and rhetoric; Or separate homonym from onomatopoeia; there is more debate about the attribution of onomatopoeias. The article treats onomatopoeia and interjections as a class of words, because the latter only adds to the transmission of personal emotions. There is no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he theoretical definition and linguistic description of homophonic words and onomatopoeia words are studied. Homophonic words are phonetic parody within the language, while onomatopoeia is the phonetic imitation outside the language. Homophony is essentially onomatopoeia, and pragmatically, it is the pursuit of language strangeness. It is concluded that homophonic words and onomatopoeia words are non-linguistic symbols, which are also the properties of the two characters. This paper proves that the homonym mentioned in the introduction is essentially onomatopoeia. Exclamation itself is the conclusion of onomatopoeia.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ategorization of onomatopoe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mmar and cognition. The nouns formed by onomatopoeia are the result of the categorization of onomatopoeia, and it also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Onomatopoeia has a strong ability of word-formation. The introduced loanwords have a national character and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language of their own n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ategorization, they also introduce the pseudo words with sound suffixes, which have strong expressive power in the language. These are the studies on the ontology of onomatopoeia and homophonic words. In Chapter 4th, Chapter 5th, in Psych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scienc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and principle of their application in rhetoric, discusses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appearance of homophonic and onomatopoe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ssociative harmonious phonetic metonymy, and probes into the principles of their appear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phic-background theory and parody theory. The two are combined in grammar and rhetoric.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which summarizes the summary of the article, and explains what aspects should be studied in the future, and also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article.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澎;;略论拟声在英诗中的运用[J];山东外语教学;1991年01期
2 樊军;英汉拟声词与翻译[J];宜宾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杨昌英;试论英语拟声法[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张礼;;论文艺语体词对构词法的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5 王家根;;英语委婉语心理机制新解[J];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孔丽霞;英语的辞格及运用[J];河南电大;1999年04期
7 魏毅苓;简介《实用英语词汇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8 裴世俊;;迭句琐议[J];朔方;1962年08期
9 顾明栋;略述英语的“精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10 戴继国;矛盾辞格浅析[J];外语教学;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宇驰;;关于得体性原则的再思考——与孟华先生商榷[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2 侯丽娟;;认知语义学中的原型理论及其外语教学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崔江宁;;儿童范畴化的动态发展过程的研究——三岁儿童的个案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李瑛;;范畴化与英语写作——从认知范畴的视角分析英语写作中的词汇表达[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王扬;徐学平;;认知语言学与词典释义[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翁碧琼;;从认知角度认识一词多义现象[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范锋;;范畴化与词汇空缺汉英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王宇弘;;“家族相似”与范畴的本质——论“家族相似说”在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中的哲学意义[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李树金;;俄语篇章与辞格[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分组讨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 李淑清;隐喻的修辞和认知功能分析[N];山西党校报;2011年
2 张召国;让专版“脸面”亮起来[N];中华新闻报;2003年
3 周建设 主编;现代汉语教程[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梦里;编辑的职能[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5 文/沈峰;规范汉字使用的有力回应[N];贵州政协报;2003年
6 沈峰;规范汉字使用的有力回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7 王彬彬;破与立中的理论勇气和审美自信[N];文学报;2005年
8 昆十中 李军;修辞和语境[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9 ;文章体裁问题[N];中华新闻报;2001年
10 符道禹;浅析巴山民歌《月儿落西下》[N];巴中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红;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作功;语义级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张钊;汉语婴幼儿语法范畴的最初习得[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4 杨峥琳;现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林正军;英语感知动词多义性的认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海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范畴化:概念库的经验识解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赵亮;空间词汇系统的认知语义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8 席留生;“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刘道锋;《史记》动词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晓军;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楠;现代汉语谐音及拟声现象分析[D];华侨大学;2013年
2 徐洁洁;拟声品牌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大桥弘文;日汉互译之难点和考察[D];青岛大学;2013年
4 付正玲;类指句的概念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张建芳;多义拟声拟态词语义扩展机制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6 苏傲;俄语拟人隐喻的认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韦懿益;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莎剧中的比喻及其翻译[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泓;易中天现象:大众传媒与知识分子的修辞合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程杰;论隐喻范畴化[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曹莉;语用原则下广告语言的修辞及效果[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70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570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