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结构与连词的浮现义
本文选题:连词 切入点:浮现义 出处:《中国语文》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会话中,相邻话对不仅可以构成"话题—说明"关系,还可以呈现出多种复句关系。由于会话合作原则的作用,相对于前项连词(如"因为、不但"等)而言,话轮起始位置更偏爱于后项连词(如"所以、但是"等),呈现出行域、知域、言域、话语标记虚实各类用法。相对于行域和知域而言,言域用法对会话结构的依赖更强,是会话中的浮现义。当话轮起始位置有不止一个连词同现的时候,用作话语标记的连词出现在言域用法连词之前。影响连词意义和功能的因素除了该连词在话轮中的位置之外,前后话轮之间的话题延续性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Abstract]:In a conversation, adjacent pairs can not only form a "topic-explanation" relationship, but also present a variety of complex sentence relationships. Due to the effect of the principle of conversational coopera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junctions in the preceding paragraph (such as "because, not only", etc.), The starting position of the turn prefers the latter conjunctions (such as "so, but", etc., showing various usages of travel domain, knowledge domain, speech domain, discourse marker, and virtual reality.) compared with line domain and knowledge domain, domain usage is more dependent on 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When there is more than one conjunction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urn, the conjunctions used as discourse markers appear before the conjunctions used in the domai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the conjunctions are in addition to the position of the conjunctions in the turn. The continuity of the topic between the two turns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汉语动态呈现语法研究”支持
【分类号】:H1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增霞;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完了”[J];语文研究;2004年04期
2 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1期
3 徐盛桓;充分条件的语用嬗变——语言运用视角下的逻辑关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彭湃;现代汉语因果关系连接成分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04年02期
5 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J];汉语学习;2005年02期
6 方环海;刘继磊;赵鸣;;“X了”的虚化问题——以“完了”的个案研究为例[J];汉语学习;2007年03期
7 曾立英;从认知角度谈“小句宾语”[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齐沪扬;论现代汉语语气系统的建立[J];汉语学习;2002年02期
9 李宗江;说“完了”[J];汉语学习;2004年05期
10 储泽祥;“十五”期间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J];汉语学习;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梁敬美;;韩、中汉语使用者在“这—”、“那—”使用上的异同点[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2 宛新政;;“ V就V在P”格式的语义结构和语用功能[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明炜;会话的交互言语行为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韩戈玲;语用标记语:双边最佳交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3 于海飞;话轮转换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刘强;先设消解机制的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05年
6 赵微;指令行为与汉语祈使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方向红;基于内涵逻辑的现代汉语连接词及关联句式语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彭锦维;现代汉语受事前置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10 李淑静;If条件句与常规关系[D];河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兴敏;汉语“虽”类和“但”类连词匹配框架及其类型学解释[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彭伶楠;现代汉语双音词“X了”的虚化与词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朴珍玉;“然后”一词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2006年
4 徐国华;汉韩旁指词对比[D];延边大学;2006年
5 蒋晓玲;“给”字句在篇章中的使用考察[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晓霞;现代汉语语篇的词汇衔接[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桂丽;目的原则下的中国法庭审判话语标记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曾小荣;汉语自然会话与非自然会话中的第三人称零形回指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郦帅;[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10 赵越;现代汉语转折连词及其类型学解释[D];延边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冉永平;;论语用元语言现象及其语用指向[J];外语学刊;2005年06期
2 张连文;;特指问句的语义所指依存限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淑芬;;漳州方言连词研究概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3期
2 蒋瑾媛;关于“为了”的词性[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杨逢彬;论殷墟甲骨刻辞中不能肯定存在连词[J];古汉语研究;2003年03期
4 刘锦城;薛扬;;“果然”的语法化过程[J];文教资料;2007年25期
5 蒋华;;连词“那”的论证及其特殊用法[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6 覃觅;;《诗经》连词“以”、“及”、“而”、“且”用法比较研究[J];山花;2009年12期
7 蒋冀骋;徐朝红;;连词“正使”的产生和发展[J];汉语学报;2009年03期
8 姜雯洁;杨杉;;《现代汉语词典》连词释义元语言之同义释义规律续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9期
9 何振生;;论并列连词“和,跟,同,与,及,以及”的表义功能[J];语文学刊;2010年19期
10 郭璐洁;;维吾尔语语篇衔接方式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艳娇;杨尔弘;;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连词考察[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莹莹;;从符号学角度来看英、汉句法关系的标记性[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潘雪莲;;词典中名词释义模式的选择[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昭宁;;更充分地用汉语拼音——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五十周年[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王一民;连词“和”“与”“及”用法的不同[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2 周立军 李冲;“由于”兼属介词和连词[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3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怎样使用“以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4 岩泉;虽然……但是……[N];中国保险报;2000年
5 王一民;不宜滥用“然后”“的话”[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6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曹海东;《论语》之“敏”[N];光明日报;2010年
7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和”、“与”、“及”用法有何不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8 董淑慧 王泽鹏;“似X非X”用法补正[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史记》连词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宋青;北京话连词史(1750-1950)[D];苏州大学;2012年
3 张莹;近代汉语并列关系连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冯文贺;汉语连词及其相关结构的依存分析[D];武汉大学;2011年
5 徐朝红;中古汉译佛经连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魏兆惠;周秦两汉连动式的发展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陶伏平;湖南慈利通津铺话连词、介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卢智f,
本文编号:1612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12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