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哲里木盟蒙古语方言地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0 00:29

  本文选题:哲里木盟蒙古语土话 切入点:语音特征 出处:《内蒙古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蒙古语方言地图》调查大纲中的250个单词及100道语法题来对哲里木盟蒙古语土话进行,并结合材料通过描写、比较和方言地理研究方法来说明哲里木盟蒙古语土话语音和语法现象及其特征。 本文由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结语等四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了哲里木盟各旗县概况,本体研究现状,选题原因及意义,研究方法,材料来源等问题。 第一章在语音调查材料的基础上,比较了哲里木盟蒙古语土语语音和蒙古书面语语音,并说明了哲里木盟蒙古语土话的语音特征。 第二章通过问答形式和列表法来说明哲里木盟蒙古语土话的语法现象及特征。 结语对全文进行简单的概括和总结。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250 words and 100 grammatical questions in the Survey outline of the Chinese Mongolian dialect Map to carry out the Mongolian vernacular dialect in the Chellimu League, and combines the materials with the description. To illustrate the phonetic and grammatical phenomena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ngolian dialect in Chellimu.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our parts: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chapter two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briefly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every flag county in Chellimu League, the status quo of ontology research, the reason and significance of selecting the topic,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source of materials and so on. In the first chapter, on the basis of the phonological investigation materials, we compare the native pronunciation of Mongolian language and the written pronunciation of Mongolian language, and explain the pho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ongolian vernacular dialect in Zellimu League.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grammatical phenomena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ngolian vernacular in Zhelimu are explained by question and answer form and list method. The conclusion makes a brief summary and summary of the full text.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1988年《北方文物》1—4期总目录[J];北方文物;1988年04期

2 杨海鹏;;清代的虎纽官印[J];收藏家;2010年04期

3 色·照日格图;;忠诚于党 热爱人民——怀念爸爸色音巴雅尔[J];中国民族;2010年10期

4 大力;内蒙古东部四盟市戏剧创作研讨会召开[J];剧本;1990年10期

5 达福巴雅尔;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档案馆[J];历史档案;1995年03期

6 苏赫巴鲁;;陶克陶胡起义始末[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7 邹耆佬;透雕龙马纹金牌饰[J];北方文物;1985年01期

8 谷潜;吉林省博藏“大康六年”纪年铜钱[J];中国钱币;1985年02期

9 坎;《扎鲁特版画展》来京展出[J];美术;1987年09期

10 希木德;内蒙通辽县余粮堡辽墓[J];北方文物;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加强学会建设 增强自身活力[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2 王景和;;哲里木盟钱币普查补遗[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七辑)[C];2006年

3 陈岗龙;;口头传统与书面传统的互动和表演文本的形成过程——以蟒古思故事说唱艺人的田野研究为个案[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4 刁成宝;;东北经济区现代物流发展综合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5 忒莫勒;;伪满兴安省蒙民厚生会始末[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6 孛尔只斤·布仁赛音;娜仁格日勒;;辽北荒的开垦问题和嘎达梅林起义[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7 金海;;日本占领时期的内蒙古盟旗制度[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8 杨策;刘树松;;太平军北伐前后北方少数民族的反清斗争[A];太平天国北伐史论文集[C];1983年

9 二木博史;娜仁格日勒;;博彦满都与内蒙古自治运动[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10 卢明辉;;嘎达梅林传记[A];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C];197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黎平同志简介[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2 本报记者;撤销哲里木盟设置地级通辽市[N];通辽日报;2009年

3 包兰芳;资政育人 服务现实[N];通辽日报;2006年

4 文联;多彩的画卷[N];通辽日报;2007年

5 王太平;“科尔沁”一词的来历与演变[N];通辽日报;2007年

6 文联;科尔沁民族曲艺60年[N];通辽日报;2007年

7 张世荣;伴着鸿雁起飞 倚着马鞍歌唱[N];通辽日报;2007年

8 巴音图;功垂后世 风范长存[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9 魏剑钢;党校——永不熄灭的理论灯塔[N];通辽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贺彩凤;苏日他拉图:要为歌唱事业学到终老[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芳;粤东闽语-n、-η韵尾的方言地理类型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周运中;苏皖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赵春雷;清末民国时期内蒙古东部农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钦德木尼;哲里木盟蒙古语方言地理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2 包红艳;乌珠穆沁土话语言地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玖月;乌拉特口语与科尔沁土语语音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乌云;苏尼特口语语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绪友;融入东三省—清代哲里木盟行政建置变迁及相关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吴莉;泗洪方言地理语言学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7 石丽丹;内蒙古哲里木盟蒙族民歌汉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其木格;苏尼特蒙古语土话方言地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斯琴通拉嘎;蒙古贞口语语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鲁生;乌兰察布,,包头市蒙古语土话方言地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36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36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c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