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字规范的现实回归——从《规范汉字表》到《通用规范汉字表》

发布时间:2018-03-22 14:09

  本文选题:规范汉字 切入点:通用汉字 出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批准立项研制《规范汉字表》。经过八年的研制,《通用规范汉字表》正式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由于"规范汉字"这个概念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研制和听取意见的过程中,《字表》先后更名为《通用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定名的调整是汉字规范研制面对汉字使用实际的反映。不简单化地将繁体字和异体字作为"不规范字"看待,更体现了汉字规范观念向现实的回归。
[Abstract]: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Law on Common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the National working Committee on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approv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roject to develop the standardized Chinese character Table. After eight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General Standard Chinese character Table has been officially published to the public for comments. The concept of "Fan Chinese character" has certain defect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nd listening to opinions, the Chinese character list has been renamed as "General Chinese character Table" successively, and the "General Specification Chinese character Table" has been changed successively. The adjustment of the name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standard in the face of the actual use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Variant characters are treated as "irregular characters", It also reflects the return of the standard concept of Chinese characters to reality.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字学会;
【分类号】:H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傅永和;谈规范汉字[J];语文建设;1991年10期

2 王铁琨;关于《规范汉字表》的研制[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2期

3 黄德宽;;论汉字规范的现实基础及路径选择[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端明;普通话推广的经济学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曹德和;宣恒大;;《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中的三对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韩孝英;;汉语规范化与普及进程——试论黄德宽教授的现代汉字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6期

4 李宝贵;街名的构成方式及其拼写[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于锦恩;;论印刷技术对语言规划实施的制约——以民国时期注音国字的铸造为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魏丹;;语言文字法制建设——我国语言规划的重要实践[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曹德和;;里程碑·指南针·新台阶(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研读心得和延伸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徐志京;;用编辑眼光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J];编辑之友;2001年06期

9 吴建生;出版物中使用规范汉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编辑之友;2003年03期

10 吴有定;;期刊“按姓氏笔画为序”语用透视[J];编辑之友;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欣桥;;试论普通话水平测试(PSC)[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宇明;;关于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思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3 林建平;遇静;;《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异体字问题的探讨[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谢俊英;;我国行政法律领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宏儒;;浦东公务员和教师普通话能力、行为和态度及相关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田小琳;;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香港十年[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姚喜双;;中国解放区新闻播音语言规范研究启示[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立;;语言的实用价值与家长的语言期望[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吴洁敏;;从学校语言规范化现状展望普及普通话前景[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10 朱春敬;;汉字的发展必然要走简化的道路[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素格;海峡两岸CJK字符集差异字形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史宝辉;汉语普通话词重音的音系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3 曹建召;学校语文知识生产方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海燕;隋唐五代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韩格日勒图;蒙古语文的使用与语言教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桑哲;《三国演义》字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颖;汉语国际推广的双赢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怡;西安雁塔区公共场所用字的调查与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颖;建国以来异体字整理工作中汉字理据的保护情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魏胜元;《新华字典》中的人名用字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5 刘芳;《新华字典》(第10版)释义用字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6 李红梅;汉字繁简之争刍议[D];山西大学;2011年

7 杨希;中越边境(广西部分)边民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语言态度调查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8 李晓玉;济南街巷命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韩秀娟;现代汉字部件规范和HSK汉字等级大纲部件的属性调查[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10 王晖;石家庄市24县(市、区)公共场所用字问题调查与分析[D];河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铁琨;关于《规范汉字表》的研制[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晓雯;;对05版《现代汉语词典》“硷”字头后括列繁体字、异体字次序的一点疑问[J];汉字文化;2006年05期

2 黄德宽;;论汉字规范的现实基础及路径选择[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4期

3 王立军;;《通用规范汉字表》与“简繁之争”[J];寻根;2009年05期

4 张书岩;;因类推简化造成的简繁体字之间的复杂关系——兼及作为规范字表的形式问题[J];辞书研究;2009年01期

5 张海英;;论期刊中繁体字、异体字的错误使用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肖立生;周小喜;;书刊繁简字及异体字使用规范刍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胡双宝;;从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建议恢复部分繁体字说起[J];汉字文化;2007年03期

8 刘殿平;;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好规范汉字[J];语文学刊;2010年14期

9 曾德万;;李光地的《榕村字画辨讹》[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祖丁远;;坚持汉字规范化 纯洁社会用字[J];民主;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规范汉字表》课题组 ;张书岩;;研制《规范汉字表》的设想[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2 王铁琨;;《规范汉字表》研制的几个问题[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书岩;;简化字与繁体字关系的两个问题[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林允富;;语言文字应用的“经济”原则和汉字的繁简之争[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王宁;;再论汉字规范的科学性与社会性——关于制定规范汉字表的思考与建议[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6 池昌海;;当前杭州市户外用语与文字规范调查——兼与1990年代作对比分析[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仲崇山;;现代汉字的范围[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费锦昌;徐莉莉;;规范汉字印刷宋体字形标准化研究报告[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9 沈春兰;;谈“沈”字[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10 鲁川;;现代汉字的字符分析[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朝;六个繁体字:现实必不可缺还是开历史倒车?[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2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第三中学 刘介禄;依法规范语言文字[N];人民日报;2006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曾露;返简为繁:是顺应“潮流”还是本末倒置[N];中国信息报;2009年

4 记者 岳鹏 ;《读者》繁体字版昨日首发[N];兰州日报;2005年

5 曹晔;恢复繁体字呼声再起[N];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记者 任娓娓 吕禹;滥用繁体字现象多 全英文招牌看不懂[N];绍兴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黄束;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广告[N];秦皇岛日报;2007年

8 郝洪捷;繁体字版权起争议 作家欲告文化公司[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记者 赵凤华 实习生 冯存存;《通用规范汉字表》恢复使用六个繁体字[N];科技日报;2009年

10 张树伟 孔华 于虹 (本报记者 张树伟);繁耶?简耶?让历史作出回答[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斌;东巴文异体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韩小忙;西夏文正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高慧宜;傈僳族竹书文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怀芝;对习读《内经》易生歧义之文字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陈婷珠;殷商甲骨文字形系统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会兵;古书中词语的特殊读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朝虹;《说文解字》互训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林民;汉字字形形式化描述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9 甘勇;清人小学注疏五种词源学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刘元春;唐代字样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伟杰;战楚简遣策异体字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晓燕;海峡两岸汉字字形统一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王辉霞;武后及武周时期墓志异体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安丽娟;繁体字三论[D];河北大学;2009年

5 魏萍;南北朝墓志铭简体异体字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海涛;《类篇》异体字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张新朋;玄应《一切经音义》之异体字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解文艳;建国以来的汉字简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曹志国;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异体字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体字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48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48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d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