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汉俄词汇接触研究
本文选题:汉俄词汇接触 切入点:俄源词 出处:《学海》2012年06期
【摘要】:语言接触研究是社会语言学学科中的一个前沿领域,而"汉俄语言接触研究"是这一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开阔的社会语言学视野来看待汉俄词汇接触问题,可以使我们更为广泛、深入地研究俄语词汇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汉俄语言接触中俄源词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主要表现在:(1)充实汉语常用词汇;(2)增加大量俄源文化词;(3)增加部分俄源语素;(4)排挤部分其他语源的外源词。
[Abstract]:The study of language contact is a frontier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social linguistics, and the "Sino Russian language contact research"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is field. To look at the Chinese and Russian vocabulary contact problems based on social linguistics vision, can make us more widely, deeply study the effects of Russian vocabulary on Chinese vocabulary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Russian language contact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The source word of Chinese vocabulary system is extremely profound, mainly in: (1) to enrich the Chinese vocabulary; (2) increase the number of Russian cultural source words; (3) increase in Russian source morpheme; (4) foreign words squeeze some other row. "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35;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魏慧萍;汉语外来词素初探[J];汉语学习;2002年01期
2 苏新春;;当代汉语外来单音语素的形成与提取[J];中国语文;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建芳,戴卫平;外来新词新语的汉化翻译[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刘传清;钟静;;试析现代汉语外来词[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李朝虹;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新探[J];河池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4 向荣;汉语外来语研究的前瞻性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周刚,吴悦;二十年来新流行的日源外来词[J];汉语学习;2003年05期
6 陈向红;王晓静;;谐音:网络语言中一种语用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孙俊;日本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借用母语策略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郭鸿杰;二十年来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及其对汉语语法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童盛强,孙晓雯;"吧"的语义发展轨迹及语法性质[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刘晓梅;当代新词语对汉语语素系统的影响[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吉娅;汉语外源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季琴;三国支谦译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静;司法判词的表达与实践——以古代判词为中心[D];复旦大学;2004年
7 保明所;西双版纳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李彦洁;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杨雪;多元调和:张爱玲翻译作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崔军民;萌芽期的现代法律新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秋霞;中英互借词及其翻译[D];广西大学;2002年
2 刘洪泉;论英汉缩略语的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秦孔基;现代汉语外来词翻译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美景;从外来词语言二重性看现代汉语外来词的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张丽杰;网络语言的词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王念;现代汉语言新生语言成份的规范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闻静;汉语字母词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李洪华;音译用字规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蓓;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鹏;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河清;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筹建汉语“外来概念词词库”[J];辞书研究;1994年02期
2 张小平;当代外来概念词对汉语词义的渗透[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2期
3 高燕;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单音化缩略[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朱光华;关于外来语素[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本文编号:1661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61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