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时语义演变和多义虚词的语义关联
本文选题:虚词 切入点:语义关联 出处:《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摘要】:多义虚词是语义演变的结果,因此在细分虚词的义项后,还需建立义项间的语义关联,以帮助描写和理解虚词的意义。文章提出建立虚词义项间语义关联的共时语义演变模型,并提出判断义项间语义关联的三条原则和语义演变的八种机制。
[Abstract]:Polysemous function words are the result of semantic evolution, so after subdividing the meanings of function word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semantic associations between meanings in order to help describe and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function words. Three principles of semantic association and eight mechanisms of semantic evolution are proposed.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中文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4000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007)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郭锐;;语义结构和汉语虚词语义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4期
2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3 陈前瑞;句尾“了”将来时间用法的发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玲玲;;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的认知语用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艳;;移就中的生命度等级转移规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高玲玲;张明;;语法化动因的再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贺学勤;;X-able形容词的主客观性及其语义分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张欢雨;;基于评价理论的朝核问题英语新闻报道的态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张梦茹;;“S了”的时体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8 张旭;;程度副词“怪”和“够”的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9 杨丽梅;;论被字句的主观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10 何姗;;“V起来+AP”中“AP”的认知等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叶文曦;;语义对立和语义同一[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静;;换言连接成分类型及其语篇特点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鲁素霞;;现代汉语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根;赵军;;中文褒贬义词语倾向性的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全升;姚天f ;黄高辉;刘军;宋鸿彦;;汉语意见型主观性文本类型体系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张霄军;;主观性语义特征及其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雷梦婕;;“VP的/为好”结构前副词分布初探[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谷全;“看”与“look”的语法化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绍愚;近十年间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古汉语研究;1998年04期
2 望月圭子;汉语里的“完成体”[J];汉语学习;2000年01期
3 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2期
4 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5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6 沈家煊;词义与认知——《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3期
7 曹广顺;;语气词“了”源流浅说[J];语文研究;1987年02期
8 张济卿;论现代汉语的时制与体结构(上)[J];语文研究;1998年03期
9 张济卿;论现代汉语的时制与体结构(下)[J];语文研究;1998年04期
10 石毓智;;论现代汉语的“体”范畴[J];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锡谟;虚词的错用——虚词运用中的错误漫谈之三[J];新闻与写作;1987年07期
2 刘鸿飞;英语语音弱化教学浅议[J];殷都学刊;1992年01期
3 朱凡;祝钰;;英语介词和虚词的研究[J];成功(教育);2007年12期
4 金锡谟;虚词的错置——虚词运用中的错误漫议之五[J];新闻与写作;1987年10期
5 吴礼权;王引之《经传释词》的学术价值[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04期
6 刘秀棣;教你学会用虚词——推荐《现代汉语虚词正误句解手册》[J];山东教育;1995年05期
7 章也,秦永正;论古汉语虚词词典中义项的整理问题[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8 洪建;小说中虚词运用例说[J];阅读与写作;2002年06期
9 陈会兵;虚词在先秦诗歌里的修辞作用[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高永安;墨子对虚词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明;王亚莉;易立夫;杨静;孙金城;;自动分词中的单字虚词处理[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何晓丽;陈小荷;洪鹿平;卢俊之;;外国人汉语虚词辅助学习系统研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汪锋;;虚词框架与汉语实词的语义-语用分类[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4 饶思中;;虚词就不表达概念吗?[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袁兴宇;王挺;周会平;肖君;;以本体构造中文信息过滤中的需求模型[A];第二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NCIRCS-2005)论文集[C];2005年
6 孙晓明;马少平;;基于写作风格的作者识别[A];辉煌二十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张霞;郑怀远;;面向对象和语义关联数据库系统的用户友好接口[A];第九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0年
8 王桂玲;姜进磊;史美林;;协作环境中的上下文查询和关联发现(英文)[A];全国语域web与本体能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锦笙;;“所"词新探[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10 倪海鹰;邓铸;;切音与语义启动对汉字语音识别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宗江;新虚词园地(三)[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2 李宗江;新虚词园地(五)[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3 李宗江;新虚词园地(八)[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4 李宗江;新虚词园地(九)[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5 曹保顺;2004年高考语文虚词解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卓厚宝;易混虚词误用例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李宗江;新虚词园地(七)[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8 中国航天报记者 宋丽芳;吴朔平 竭尽忠诚绘青天[N];中国航天报;2002年
9 徐安崇;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N];山西科技报;2003年
10 上海交通大学APEX数据和知识管理实验室 王昊奋邋俞勇;语义Web推动下一代搜索[N];计算机世界;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莉;基于语义关联的重复数据清理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徐阳春;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武振玉;两周金文词类研究(虚词篇)[D];吉林大学;2006年
4 程燕;考古文献《诗经》异文辨析[D];安徽大学;2005年
5 张佩云;基于语义的Web服务组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庆全;基于范畴论的应急决策知识供需匹配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徐萌;基于服务关系的服务组合相关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8 王瑞琴;基于语义处理技术的信息检索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李慧;现代汉语“V_单+NP”语块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10 宁小敏;语义关联数据模型及其检索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发捧;汉语方言虚词音变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2 刘慧梅;《诗经》虚词浅析[D];安徽大学;2004年
3 徐晓文;基于本体的农业数据语义关联发现技术[D];华侨大学;2012年
4 魏新丽;昌邑方言虚词变读现象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5 陆晔;虚词“就是”的多角度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6 李芳芳;个人数据空间管理系统中数据抽取及语义关联构建[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崔雪艳;《助字辨略》初探[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8 左秀然;基于概念相似度的本体映射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刘旭;虚不失其重——论古汉语虚词的英译[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陈明富;《楚辞》虚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64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64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