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不同母语CSL学习者“时间量度形容词”的混淆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5 19:56

  本文选题:CSL学习者 切入点:时间量度形容词 出处:《华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01期


【摘要】:本文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比考察了英、韩、日、蒙、印尼语背景CSL学习者8个表时间的量度形容词混淆的分布特征与成因。研究发现: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的混淆词在误用方向、词际关系、混用频次和比率上都有一定差异;词语混淆受到目的语同义词关系和母语多重因素影响,在母语方面,英语者的混淆主要源于母语对译词相同和母语表达方式误推;韩语者的混淆主要源于母语词义位误推、同根词干扰和组配关系误推;日语者的混淆主要源于同形汉字词;蒙语者的混淆主要源于母语词义位误推;印尼语者的混淆主要源于母语方言误用、母语词义位误推和同根词干扰。
[Abstract]:Based on the Chinese interlanguage corpu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Korean, Japanese and Mongolia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adjective confusion in Indonesia background CSL learner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misusing direction, interword relationship, mixing frequency and ratio among different native language background learners; Word confusion is influenced by the synonym relationship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he multiple factors of the mother tongue. In the native language aspect, the confusion of the English speaker is mainly due to the same translation of the mother tongue and the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mother tongue expression, while the confusion of the Korean language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misdeduction of the word meaning in the mother tongue. The confusion of the Japanese is mainly from the homographs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confusion of the Mongolian is mainly from the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native words, the confusion of the Indonesians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misuse of the native dialects. The native-tongue semantic mis-pushing and the same root word interference.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山东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词语混淆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2009JJD740005)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单音量度形容词的词义衍化与语义迁移研究”(12YBB02)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戴浩一;叶蜚声;;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J];国外语言学;1990年04期

2 萧频;刘竹林;;印尼学生特异性汉语易混淆词及其母语影响因素探析[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01期

3 张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3期

4 焉德才;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的“偏误预治”策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04期

6 张博;;二语学习中母语词义误推的类型与特点[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3期

7 周琳;萨仁其其格;;蒙古学习者特异性汉语易混淆词及其母语影响因素[J];语言文字应用;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宣恒大;;论汉语的具象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鲁洁;;从对等的角度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英语翻译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3 武慧慧;;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学生语言偏误的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4 丁崇明;;韩国汉语中高级水平学生语法偏误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刘璐;;对外汉语教学中表示否定用法的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6 刘宝;;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研究综述[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李青苗;;焦点的语义、认知、结构之特点琐议[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王明梅;;林肯“葛底斯堡演说”中的顺序象似性原则及其文体效果[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7期

9 颜力涛;姚海萍;谢晓明;谢静;;几类特殊位置上的有被字标志的被动小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10 杨华梅;;维吾尔族学生使用交互动词偏误分析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游淑芬;;值得推荐的一本工具书——1995年新版《汉英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于广元;;借代的认知解释研究[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易维;;基于语料库的学习词典词汇辨析研究[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芳;汉语核心词“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仇伟;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詹碧文;现代汉语报纸新闻语言证据范畴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晓妮;古汉语物氃位移概念场词_Y系统及其发展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金宝荣;汉语指示语及其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宣恒大;现代汉语隐现句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宇炫;泰国中学生汉语使用中的语言变异现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梅那;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温莉;汉英表量方式及表量词的对比[D];南昌大学;2010年

4 胡砚文;汉英句子结构对比:“话题说明”与“主谓宾”[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5 张玉兰;古代汉语动词的概念结构及其句法后果[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金;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条件复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苏文文;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健鑫;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V_1+V_(2趋)+来/去”和“O”共现句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芳;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成语学习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颖;母语为俄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常用量词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叔新;;同义词词典怎样处理词性[J];辞书研究;1983年03期

2 周荐;同义词语聚合是否须语法属性一致[J];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3 张弓;;现代汉语同义词的几个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4年01期

4 苏英霞;同译词辨析的几种方法[J];汉语学习;2000年02期

5 萧频;张妍;;印尼学生汉语单音节动词语义偏误的主要类型及原因[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郭志良;;对外汉语教学中词义辨析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01期

7 程娟;许晓华;;HSK单双音同义动词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4期

8 钱旭菁;;词义猜测的过程和猜测所用的知识——伴随性词语学习的个案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1期

9 李慧;李华;付娜;何国锦;;汉语常用多义词在中介语语料库中的义项分布及偏误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1期

10 张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萧频;印尼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萨仁其其格;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名、动、形词汇偏误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妍;欧美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及其辨析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2 周琳;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语及英语背景留学生使用偏误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俊民;对比分析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马德元;学生母语对汉语教学的负面影响(下)[J];语言与翻译;2001年02期

3 雷实;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J];语文建设;2003年06期

4 古丽白合热木·依明尼牙孜;对比分析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5 陈岩,孙凤波;汉语“了”字句与俄语相关语法范畴比较研究——母语在目的语学习中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谭静;;二语习得——中介语的可变性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力量;晁瑞;;离合词形成的历史及成因分析[J];河北学刊;2007年05期

8 胡涵;;百年中文,,内忧外患[J];北京纪事(纪实文摘);2007年03期

9 林泳海;李荣宝;;有关民族儿童语言能力研究的几个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张灿灿;;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希涛;;西班牙语母语学习者对汉语普通话[t釽]、[t釽~h]的感知与产生[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郑洵;;对双语教学的思考[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3 傅

本文编号:1664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64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f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