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悖论和诗学意识
本文选题:理路 切入点:语言与文化悖论 出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摘要】:传统经验论的缺陷在于认定翻译的对象只是信息而无力回答"怎样译"的理论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答是先验的,涉及两个先决条件:语言与文化的悖论、文学文本的信息与言语形式的不可分离性。文学翻译中译入语文本只能近似地还原源语文本的信息与言语形式的和谐统一;由于文学语言具有表达符号意义和完成诗学功能的双重作用,译者的诗学意识方为译艺之魂。
[Abstract]:The shortcoming of traditional empiricism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object of translation is only information and unable to answer the theoretical question of "how to translate".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is transcendental and involves two prerequisites: the paradox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insepar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and the speech form of the literary text. The translation into the Chinese text in the literary translation can only approximately restore the harmonious unity of the information and the speech form of the source language text. Because literary language has the dual function of expressing symbolic meaning and completing poetics, the translator's poetics consciousness is the soul of translation.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1SA037) “成都理工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 “成都理工大学优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资助
【分类号】:H05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妍君;;解构主义视域下《天演论》的翻译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张德让;;清代的翻译会通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王延涛,袁丽苹;严复的经济思想[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任晓兰;;张之洞对传统义利之辨的继承与突破[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5 陈琛;;唯有译书,方能愁苦一抒——从个人特质及动机探讨严复翻译追求[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徐修鸿;;中国翻译传统研究——以中国翻译史上三次翻译高潮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毛新耕;;一种语言同写著 两部红楼异风流——金陵判词翻译的“信、达、雅”[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8 李天刚;沈岚;;论清末民初翻译理论中译者主体地位的构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1期
9 蒯文婷;;回归传统 译介西学——论严复《天演论》的回归“文章”译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10 向仍东;向琼;;严译误读“艺术”的解构主义诠释[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长林;;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2 胡其柱;;晚清“自由”语词的生成考略:1820~1900年代[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6 武春野;“北京官话”与书面语的近代转变[D];复旦大学;2011年
7 谢华;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杜慧敏;文本译介、文化相遇与文学关系[D];复旦大学;2006年
9 李滟波;中国创世神话元素及其文化意蕴[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玉琳;维新派法律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君;“信达雅”原则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谢丽莎;马相伯的宗教思想[D];西北大学;2011年
3 齐旭;近代教科书中的进化论叙述[D];南京大学;2011年
4 赵明;翻译、投影以及译者的徒劳[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张锦;基于目的论的严复《天演论》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丹;基于语料库的诗歌翻译标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俊峰;理解到位·功能对等·表达地道·综合调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宋雅君;时代召唤下的哲学方法论新模式[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梁春丽;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意识[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孙际惠;严复翻译中的文化倾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远鹤;;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2 石达慧;谈口语表达与美感[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邓军;语言的功能及篇章分析[J];求是学刊;1997年03期
4 邱文生;;通感意象的功能透视与语言建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古今名人谈:文章作法[J];龙岩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王勇智;;译文的预设功能与翻译策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杨汝福;;系统功能语言学观照下的共向互文性模式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8 方汉泉,何广铿;布拉格学派对现代文体学发展的贡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9 于峻嵘;;文献学教学中的语词训诂[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年04期
10 张海红;;论文学翻译中对原文语言形式特征的再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顾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译本中文字游戏的翻译补偿[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欢;翻译与诗学的联姻[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66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66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