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体语法研究综述
本文选题:语体 切入点:语体语法 出处:《汉语学习》2012年05期
【摘要】:语体语法是指从语体的角度透视语法现象与语法规律,注重分析语法事实的语体层次与语体成因。本文简要梳理了汉语语体研究现状和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脉络,认为虽然汉语与语体相关的语法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不菲,但尚存缺乏理论探索、缺少系统性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今后汉语语体语法的研究应集中在具体理论框架下的系统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Abstract]:Stylistic grammar refers to the analysis of grammatical phenomena and grammatical ru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ylistic perspective and the analysis of grammatical facts in stylistic levels and the causes of stylistic formation.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stylistic research and the context of Chinese stylistic grammatical research. Although the grammatical research on Chinese styl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great achievements, it still lacks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grammar should focus on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and applied research under the specif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语体语法研究”(项目编号:09BYY12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对话—叙事’序列语体语法研究”(项目编号:20110490048)的资助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伯江;;语体差异和语法规律[J];修辞学习;2007年02期
2 高增霞;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回头”[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01期
3 胡明扬;语体和语法[J];汉语学习;1993年02期
4 刘顺,吴云;语体的语法学功能透视[J];修辞学习;2002年01期
5 高增霞;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完了”[J];语文研究;2004年04期
6 温锁林;范群;;现代汉语口语中自然焦点标记词“给”[J];中国语文;2006年01期
7 来思平;现代汉语副词“真”和“很”的用法辨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潘文;;“被”字句的语体差异考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周利芳;汉语口语中表肯定、否定的话段衔接成分[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10 李泉;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构建[J];汉语学习;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增霞;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完了”[J];语文研究;2004年04期
2 彭伶楠;;“好了”的词化、分化和虚化[J];语言科学;2005年03期
3 曾立英;“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J];汉语学习;2005年02期
4 丁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综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于广元;借代的认知解释[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6 王道英,贺筠;“这”、“那”类的隐性回指[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邓根芹,卢霞;汉语拷贝型副词"又"的语义研究——从脑白金广告说起[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3期
8 黄理兵;;“A是A,B是B”句联的语义考察[J];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史玉峤;公文语体特征探讨[J];档案学通讯;2003年02期
10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志成;;汉英语言关系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谢英;;法律文本中“的”字短语的特点及运用问题[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3 李熙宗;霍四通;;语体与语言规范化[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李泉;;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禀诚;;主谓式标题的语法特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赵晓伟;韩群;;单用“X是X”的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静;;换言连接成分类型及其语篇特点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彭宗平;;北京话儿化词在北京地区主要报章中使用情况调查[A];首届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梁敬美;;韩、中汉语使用者在“这—”、“那—”使用上的异同点[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戈玲;语用标记语:双边最佳交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2 王华;现代汉语小句宾语句整合特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娄宝翠;[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4 赵微;指令行为与汉语祈使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黄忠廉;小句中枢全译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7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周静;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小峰;现代汉语语气词“吧”、“呢”、“啊”的话语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兴敏;汉语“虽”类和“但”类连词匹配框架及其类型学解释[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宋芳;对外汉语教学疑问句语法项目选取与排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徐国华;汉韩旁指词对比[D];延边大学;2006年
4 姜芳芳;中英语码转换及其功能分析[D];广西大学;2005年
5 胡桂丽;目的原则下的中国法庭审判话语标记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津;英汉语码转换的语用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恒;开封话的“给”与“给”字句[D];河南大学;2007年
8 于聂;汉语会话过程中的肯定性应对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唐子捷;语气副词“并”与“又”的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10 周志平;港式中文里的副词“更”—兼谈“又”[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湃,彭爽;“每每”与“往往”、“常常”[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4 冯胜利;论汉语“词”的多维性[J];当代语言学;2001年03期
5 石毓智;论汉语的结构意义和词汇标记之关系——有定和无定范畴对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6 史玉峤;论公文语体特征[J];东方论坛;1998年02期
7 王宝利,唐韵;《西游记》单音节动词重叠式VV与V-V的差异[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张静;从“把”字句和“将”字句的语用分布看语体类型[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张豫峰;“得”字句与语体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莫红霞;“被”字句中“被”字宾语有无的制约条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旺熹;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问题研究的基本态势[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程祥徽;;风格学与对外汉语教学[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3 杨志棠;;关于中高级阶段书面语教学[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礼胜;论现代汉语的公文语体词[D];安徽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胜利;;语体语法及其文学功能[J];当代修辞学;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毅强;翻译规范的描述解释性模型:吉迪恩·图里的描述翻译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76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7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