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方言中“哈”的读音变异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2 23:01
本文选题:哈尔滨方言 切入点:普通话 出处:《学术交流》2012年04期
【摘要】:通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考察哈尔滨方言中"哈"的主要变式在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语言背景及使用场合等方面的不同分布,并就这些变量对"哈"的读音变式影响做以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的阴平与上声变式仍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共存,并且各有其使用语域与价值;"哈"的上声变式短时间内不会消弭,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广泛地使用,在一定的语域之中甚至会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心理因素为:母语方言情结、言语习惯定式、强势方言效应和从俗从众心理。
[Abstract]:Obtain first-hand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research methods of social linguistics, study of Harbin dialect "main Kazakhstan" in age, gender, occupation, education level,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language context and context of usage, and these variables of "Kazakhstan" sound effect to do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 "ha" Yin variant will still coexist with the rising tone in the next period of time, and the use of register and value; "Kazakhstan" tone type variable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will not eliminate,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will be widely used in a certain register even continue to maintain a leading edg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is phenomenon is: native dialect complex, language custom, dialect and strong effect from the herd mentality.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科项目(12512306) 黑龙江科技学院引进人才项目
【分类号】:H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世超;《哈尔滨方言词典》引论[J];方言;1995年01期
2 金美;哈尔滨方言中的选择问句[J];汉字文化;2003年02期
3 聂志平;《哈尔滨方言词典》中的两个问题[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裘真;;山东棒子、老Yd与臭糜子——哈尔滨方言的渊源[J];学理论;2009年05期
5 姜文振;哈尔滨方言叠音和带叠音成分的状态词[J];方言;1997年04期
6 杨青云;普通话测试员的自身修养与推普工作[J];天中学刊;1999年03期
7 冯彩萍;;普通话口语音和书面音应该一致[J];科技资讯;2007年34期
8 冯青青;;哈尔滨方言声调格局的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张征;;浅谈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员队伍的建设[J];价值工程;2010年20期
10 曹昭;;基于机辅测试的河北省测试员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建议[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朱雪梅 通讯员 郭利华;我市通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二类城市评估验收[N];济宁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1702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02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