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多类状语共现的语序自由度及其解释

发布时间:2018-04-05 04:33

  本文选题:多类状语共现 切入点:语序 出处:《汉语学习》2012年04期


【摘要】:汉语中多类状语共现时,各项状语在句中出现的顺序是有规律的,而且各项状语在句中能够前后移动的自由度也是不一样的,总体遵循如下的自由度等级序列:状语[+意义空泛,+形式短小,+显性标记]状语[-意义空泛,-形式短小,+显性标记]状语[-意义空泛,-形式短小,-显性标记]。这个等级序列的动因可以用"距离-难度-标记对应律"来解释。
[Abstract]:There are many kinds of adverbials in Chinese. The order in which adverbials appear in sentences is regular, and the degree of freedom that adverbials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in sentences is also different.In general, the degree of freedom sequence is followed as follows: adverbial [generalized meaning, short form, explicit marker] adverbial [-meaning generalization-form short, explicit marker] adverbial [-meaning generality -form short -dominant marker].The motivation of this rank sequence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distance-difficulty-marker correspondence law.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现代汉语状语语序的类型学研究”(项目编号:2010b323)资助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2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下):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3 周世界,单勇;副词状语的位置[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张俐;句首多项状语的类别及顺序[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5 金立鑫;成分的定位和状语的顺序[J];汉语学习;1988年01期

6 赖先刚;副词的连用问题[J];汉语学习;1994年02期

7 陆丙甫;;人脑短时记忆机制同人类语言结构的关系[J];世界科学;1983年09期

8 张谊生;副词的连用类别和共现顺序[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9 陆丙甫;;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J];中国语文;1998年05期

10 陆丙甫;;作为一条语言共性的“距离-标记对应律”[J];中国语文;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中;现代汉语多项状语共现语序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秀艳;;藏汉语偏正短语语序之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蔡英杰;评《马氏文通》的接读代字[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袁健惠;;先秦汉语受事前置句类型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张炜;刘民刚;吴为善;;吴语“Vv+A”韵律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郁步利;;表示存在的“there be”和“有”字句及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胡德明;;从反问句生成机制看“不是”的性质和语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张孝荣;;汉语话题结构及其优选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熊仲儒;;外围格的论元地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饶宏泉;;时量成分语序变化的动因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Ma Shi Wen Tong and its Theory of Languag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高永欣;;西方语法流派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创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晋霞;;面向计算机的“V_双+N_双”结构类型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6 张洋;;汉语韵律的语篇功能与对外汉语教学[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中;;论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对立统一[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祁艳;;前置定语与后置定语在英汉语言中的对比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吕f^;;英语属格中体现出的可别度领先原理[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罗天华;;试论动因运用对语序自由度的根本影响——以Hawkins长度顺序和可移动原则为例[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永军;汉语的状语及其英译、葡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丹;英汉远近指示语的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苏珊珊;俄汉语直线型空间维度词的对比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云付静;同义副词A式与AA式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oseph H.Greenberg;陆丙甫;陆致极;;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J];国外语言学;1984年02期

2 戴浩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年01期

3 陆丙甫;从宾语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4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5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下):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6 陆丙甫;;也谈“有/无标记”的歧解及解决之道[J];当代语言学;2009年03期

7 周世界,单勇;副词状语的位置[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赵淑华;;连动式中状语的位置及语义关系[J];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01期

9 陆丙甫;;“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从描写性到区别性再到指称性[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1期

10 陆丙甫;屈正林;;时间表达的语法差异及其认知解释——从“年、月、日”的同类性谈起[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阳春;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德胜;科技俄语翻译中并列结构调换语序翻译技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2 席德之;;略论现代汉语的语序[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3 孙光贵;语序研究的范围及语序的常式和变式[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孙福生;汉德简单句语序差异[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3期

5 高亚祯;谈谈影响句子中区语序的诸多因素[J];德语学习;2001年04期

6 陈永莉;娄开阳;;预计度与汉语句子语序[J];殷都学刊;2008年01期

7 李继涛;;语序不同 语义迥异[J];秘书之友;2008年07期

8 李彩青;;刍议科技英语陈述句的语序与强调[J];山西科技;2009年03期

9 胡壮麟;语义功能与汉语的语序和词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10 赵学武;语序对句型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德红;李小平;;波束波导系统中反射镜精密调整机构的设计与分析[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李武生;;透视图的自由度和自由效果的透视图[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3 邱文龙;;基于VC++的四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控制程序编制[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静仪;吴锦庭;;插头插销宽度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A];企业计量测试与质量管理——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立伟;;光学,明天更加辉煌[A];2002年北京光电子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谢龙昌;张立宪;;新型多功能轮椅之回顾与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邵明龙;纪威;周辉;;MATLAB在汽车振动分析与控制中的应用初探[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彬;丁桦;梁乃刚;;结构动力计算中自由度减缩方法概述[A];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9 陈建君;;论英汉状语从句语序差异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晓艳;;英汉状语从句语序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百纳电信咨询师 王振龙;套餐设计应增强用户自由度[N];通信产业报;2007年

2 徐德昭邋马小红;莞企结汇迎来更大自由度[N];东莞日报;2008年

3 孙荣飞;社科院最新报告:浙江省“资本自由度”全国第一[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裘立华;去招商,不如去学如何降“制度成本”[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孙荣飞;资本自由度浙江省高居全国之首[N];国际商报;2006年

6 记者 徐丽艳;证监会放宽上市公司持股自由度[N];中国企业报;2008年

7 ;台湾政治自由度降级在野“立委”同表忧虑[N];团结报;2002年

8 魏文彪;杭州居城市投资环境排名首位的启示[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王学进;让“自由”产生财富[N];经理日报;2006年

10 松飞;商业门槛何以极大降低?[N];财经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全今淑;韩中语序制约因素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2 李波;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日汉语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席建国;英汉介词研究的类型学视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崔维真;跟语序有关的不对称现象专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孙涛;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李秦川;对称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型综合理论及新机型综合[D];燕山大学;2003年

7 郭靓靓;中英文同传译语序处理方式的选择与原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马清华;并列结构的自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景山;空间并联机构自由度的终端约束分析理论与数学描述方法[D];清华大学;2004年

10 王翠;俄语语序的语言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建晓;语序与翻译[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2 朴敬玉;汉韩语序对比与汉语阅读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奕帆;韩国学生汉语写作语序偏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洁琼;普通话儿童基本语序获得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刘晓红;指量名结构的语序及分布的类型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新;基于不完备测量的结构损伤自适应追踪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钟佳;英汉语序对比研究与翻译[D];中南大学;2011年

8 李函柯;英汉语序对比研究及教学策略[D];西南大学;2012年

9 白雨;日译汉中的语序转换问题[D];吉林大学;2013年

10 鲁敬;英汉语序的比较与翻译中语序的调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13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13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7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