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交往视域下的新疆民汉语言接触
本文选题:民族交往 切入点:语言接触 出处:《新疆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摘要】:频繁的民族交往促进了新疆民汉语言接触和影响,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文章以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为基础,论述了先秦、秦汉至明清、新中国成立后三个历史阶段的语言接触特点,旨在探究新疆民汉语言接触的文化背景。
[Abstract]:Frequent ethnic communication promotes the contact and influence of Xinjiang people's Chinese language and present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eriods.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contact in the three historical stages of pre-Q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to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language contact between people and Han people in Xinjiang.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新疆社科基金项目和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新疆民汉语言接触影响规律及其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1BYY111) 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人文应用型维吾尔语专业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040412B03)和“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成效评价研究”(040412B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215;H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世明;;维吾尔语汉语借词新探[J];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2 赵江民;;论新疆历史上民汉语言的接触[J];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3 安潘明;喀什地区塔吉克人双语现象研究[J];语言与翻译;2000年01期
4 华锦木;;维吾尔族谚语镜射出的维吾尔商业文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斌;;藏汉语言态度测验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张艳;当代美国英语和汉语称谓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张忠梅;社交中程式化语言的功能及变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张艺;;论言语社区的内部同一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王静;;汉语中社会称谓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余燕子;;糖衣现实——浅析委婉语与美国政治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7 吴娟;胡华平;;权势关系在语言的性别现象中的反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杨雪;杨向伟;;社会语言学与英语词汇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田莉;蒋琴;;中学生对英语教师语码转换的语言态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10 郑娜娜;;浅析语言及文化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虹;;警察语言的词汇特点研究[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苏剑;;经济学视角下的小语种语言的存亡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郭旭东;;新词定译过程中对于边际社会性因素的把握和考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4 游淑芬;;值得推荐的一本工具书——1995年新版《汉英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沈婉娟;;外贸英语函电的语域及其写作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林祈;;话轮分析——推销员与潜在顾客的交流对销售结果的影响[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彭博;;外来词的作用和翻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远新;;语言调查中的语言态度问题[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李宏儒;;浦东公务员和教师普通话能力、行为和态度及相关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王国旭;新平彝语腊鲁话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赵e,
本文编号:1716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1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