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词类理论演变与汉语词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6 00:34

  本文选题:词类 切入点:理论 出处:《学术论坛》2012年02期


【摘要】:语言学研究过程始终贯穿着语法学的研究,而词类研究又贯穿着整个语法学的研究,因此,在语言学发展史上词类理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和发展。文章结合词类理论的演化发展对汉语词类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剖析,最终挖掘出词类理论研究带给汉语词类问题研究的三点启示。
[Abstract]:The research process of linguistics has always run through the study of grammar, and the study of part of speech has run through the whole study of grammar. Therefore, the theory of part of speech has undergone various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in the history of linguistic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part of speech, this paper make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rts of speech, and finally excavates the three enlightenments that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part of speech brings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parts of speech.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网络媒体监测语料库的性别语言比较研究”的资助(09BYY018) 中北大学科学基金项目“汉英‘副词+名词’对比研究”(2010年)
【分类号】:H0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梅;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冯小钉;语言消亡与保护语言多样性问题的研究评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陈海燕;英语新词的文化现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仰鑫,欧阳俊林;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演变及其认知科学背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袁海霞;;从方位词“内”、“外”探讨亲属称谓的空间隐喻[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6 贺文照;汉语意译外来词归属问题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辜正坤;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张云秋,柴兴东;汉语主动式的表达形式及强化等级[J];北方论丛;2002年04期

9 侯爱文;思维与双语习得[J];北方论丛;1998年06期

10 肖建安;论语言的变化与变异规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杨德峰;;以朝鲜语为母语的学生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2 古川裕;;现代汉语感受谓语句的句法特点——“叫/让/使/令”字句和“为”字句[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3 史金生;;动量副词的类别及其选择性[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4 周守晋;;“连……也/都……”格式补议[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5 肖奚强;郑巧斐;;略论“A跟B(不)一样X”中“X”的隐现[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6 宛新政;;“ V就V在P”格式的语义结构和语用功能[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7 古川裕;;关于“要”类词的认知解释 ——论“要”字由动词到连词的语法化途径[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8 朱敏;;现代汉语祈使句“你/你们”主语的选择制约因素[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2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7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9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舫;希腊罗马神话在俄语中的反映[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吉田泰谦;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谭燕保;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评估[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陆全;论隐喻的本质与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朱彦;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与词素义的提示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陈延兵;译者在处理文化类敏感文本中的作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7 吴洁;英汉翻译与汉语欧化现象[D];外交学院;2001年

8 严灵;论俄语篇章中的景物描写[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王晓亮;汉语一价动词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赵淑贤;俄汉语数量意义的表达形式和手段对比[D];黑龙江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健;;论“普通话技能训练”类课程“工学结合”的模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覃可霖;;八音和鸣 时代足音——评陈学璞专著《写作论》[J];钦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蒋文干;;口译理论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马骅;;语言文化学的表象理论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5 ;《民族翻译》征订启事[J];民族翻译;2008年02期

6 胡友良;;发现问题“小题大做”——浅谈论文的选题[J];中国审计;2010年05期

7 程红;丁鼎;;评《明清敬谦语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8 信传华;;从英汉音义联系到“通天塔”[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3期

9 ;中国术语学建设书系[J];中文信息学报;2011年04期

10 王琪;;全国科技名词委派员参加国际术语学培训[J];中国科技术语;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培元;;王希杰先生的同义手段理论研究[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2 ;关于汉语词类系统历史演变的思考·提纲[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3 李子荣;;“四个世界”理论研究述评[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李如龙;;方言学必须加强应用研究[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钟志平;;简论王希杰的辞格理论研究[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赵峰;;《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对辞书编写的影响(摘要)[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邹立志;白聪;;论古今汉语词类活用的不同本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永新;;修辞学研究的新视野、新思路——评王希杰的《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滕慧群;;转类生成的本性[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利红;;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新思考[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语言所 程荣;和谐语言与和谐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胡方;作为人类生物机能的语音产生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潘峰;“未来”词典[N];山西日报;2000年

4 任生心;辞书编纂何以“营养不良”[N];光明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金福;语言学研究“升温”[N];光明日报;2004年

6 记者 余传诗邋通讯员 朱志凌;《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体现理论新成果[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在南京大学成立[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8 记者 徐华西;模糊语言研究要注重更新方法[N];光明日报;2008年

9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赵念渝;细节决定成败[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郑述谱 惠州学院 梁爱林;术语学发展的新趋向[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金辉;使用潜伏语义分析理论研究计算机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2 赵虹;言语反讽的关联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高彬;猜测与反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马建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昕;基于分布信息的汉语词类获得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张文瑶;汉语习得首词输出前言语输入句法范畴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3 董国珍;语境和词频对汉语词类歧义词歧义消解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雅;论口译中的自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王静;汉语V-R动结式的事件结构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刘萍;外交语言中模糊限制策略的顺应理论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7 周立奇;语词 言语行为 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英梅;唐兰先生文字学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清林;波利万诺夫及其语言学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徐莉莉;从同传过程探同传精力协调分配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17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17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5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