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翻译:西方诗歌翻译所涉及的句法问题和翻译哲学
本文选题:句法 切入点:修辞格 出处:《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摘要】:本文讨论西方诗歌、特别是拉丁文和德文诗歌汉译中所涉及的句法问题和翻译理论问题。其中对句法的讨论涉及汉语和拉丁语、德语的句法结构差异以及相关的修辞格式;对翻译哲学的讨论涉及便雅悯著名的翻译论文。论文所讨论的诗歌主要包括贺拉修和荷尔德林的作品。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yntactic problems and translation theories involv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poetry, especially Latin and German poetry.The discussion of syntax involves Chinese and Latin, the differences of syntactic structure in German and related rhetorical forms, and the discussion of translation philosophy involves Benjamin's famous translation papers.The poem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mainly include the works of Horatio and Holdrin.
【作者单位】: 凡萨学院
【分类号】:H059;I0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凤娟;;《马氏文通》与汉语语法化理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2 方松;;《论语》的判断句[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洪丽娣;;上古汉语“(受事主语)·为·宾·动·之”句式的再思考——以“今为赤帝子斩之”为例[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单宝顺;;制约二价V-O式动词价位的因素[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5 谭外元;周流溪;;汉语的节律结构的语素制约分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于泽;韩玉昌;李立洁;;句子语境中韵律作用的眼动特征[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4期
7 段益民;《马氏文通》名字章述评[J];长沙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8 杨慧;;现代汉语Vs较Vd多现于主宾位置的韵律成因[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胡德明;;五十年代以前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裴雨来;邱金萍;吴云芳;;“纸张粉碎机”的层次结构[J];当代语言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明慧;李平华;;“V+T+N”和“V+N+T”句式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宋柔;;自然语言处理中语言知识的基础性地位[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微;指令行为与汉语祈使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5 胡显耀;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伯江;施事和受事的语义语用特征及其在句式中的实现[D];复旦大学;2007年
7 彭晓辉;汉语方言复数标记系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付玉萍;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高级阶段阅读眼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汪yN;中古佛典量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亓文香;汉语典故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林静;词语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欢;现代汉语名词的复数表达形式及其标记问题[D];南昌大学;2010年
3 闫丽;中亚留学生汉语量词使用现状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丽;从《论语》、《孙膑兵法》看先秦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句法功能的多样化和复杂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彬;古代汉语中的“所”字结构[D];新疆大学;2004年
6 解植岗;《三国志》及裴注被动句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肖小平;越南留学生汉语比较句偏误分析及习得顺序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薛秀娟;“一+量+名”结构中量词的认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文正;《朱子语类》量词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10 陈维友;韵律对汉英形态及句法的制约[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晓春;;论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以朱自清《荷塘月色》的两种英译文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6期
2 史锡尧;诗句掩盖下的句法结构——古典诗词的诗句与一般句子的异同[J];修辞学习;2002年06期
3 李文杰;;《德伯家的苔丝》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J];中外企业家;2009年08期
4 余义洵;诗歌的蹊跷及其理解的正确与谬误[J];外语研究;1992年02期
5 笪鸿安,陈莉;从《简·爱》两汉译本谈直译与意译的运用[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胡湛;张健;龙腾;;浅论对联中对仗与语法的关系[J];学理论;2010年15期
7 欧阳骏鹏;;论对偶在诗中的节奏功能[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2年00期
9 石永浩;;论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张宏;王治江;;从意识流语篇前景化的角度析《尤利西斯》的翻译策略[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彭欢;中国的外国文学翻译的汉语句法异化现象[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葛艳梅;句法象似性与前景化语篇的文体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王景聆;论庞德《华夏集》中的异化法[D];贵州大学;2006年
4 金花;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对《卖花女》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李梦贞;文学作品中的呆傻语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29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29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