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XX哥”类认知称谓名词的构造方式与理据

发布时间:2018-04-15 02:01

  本文选题:“XX哥” + 认知称谓名词 ; 参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摘要】:媒体语言中"XX哥"类词语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认知称谓名词,这类称谓是人们对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认知概括的成果,其构造方式主要是转喻。转喻主要通过突显人物的言语、品质、财产、体态语、形象特征、物品、服饰、行为、职业、场所和性别规范等具有个别性、独特性和代表性的事物或特征实现的,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类型。这类认知称谓名词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值得进一步探究。
[Abstract]:In media language, "XX Brother" is a kind of special cognitive appellation noun, which is the result of people's cognitive generalization of news figures and news events, and its construction is mainly metonymy.Metonymy is mainly achieved by highlighting the words, qualities, property, body language, image features, objects, clothing, behavior, occupation, place and gender norms of the characters, which are individual, unique and representative.To form a rich and colorful type.This kind of cognitive appellation nouns can reflect and express social life comprehensively,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exploration.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H14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慧;谢道兵;;“×哥”传播的模因论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李珂;;“哥”族新词语义泛化及其衍生机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施新;;社会转型期环境下的称谓语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4 杜福强;赵则玲;;浅说“X哥”的形成、发展及其原因[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9期

5 解正明;北京话认知称谓名词特点及其社会成因[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6期

6 涂海强;杨文全;;媒体语言“X+哥”类词语的衍生机制与语义关联框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洪波;胡晓;;以身体部位隐喻为例论隐喻的翻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胡河宁;;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张志宏;董粤章;;习语演进的认知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高玲玲;;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的认知语用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尹丕安;李健;延宏;;基于效应决策模式的认知言语交际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姜_,

本文编号:1751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51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3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