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素养的培养对高校老师的途径和意义
本文选题:高校老师 + 文学素养 ; 参考:《语文建设》2014年05期
【摘要】:提高高校学生与老师的文学素养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建设的重点工作,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在面对新的挑战的同时也拥有了新的机遇。老师伴随学生经历生活的许多阶段,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有着广泛的影响。其文学修养与文化品位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做好老师工作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这对大学生教育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Abstract]:To improve the literature accomplis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eacher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educ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 and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reform of the new curriculum have put forward new demands on the personal qualities of our teachers . As a communicator in the first line of the university , teachers have a wide influence on the students ' personal qualities . The teachers , as the communicators of the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culture , have extensive influence on the students . Therefore ,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o well the teacher ' s work and improve their own literature cultivation , which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
【作者单位】: 赣南医学院;
【分类号】:H1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海涛;;论高校辅导员修养[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9期
2 张恩杰;李化;;加强文学修养 做高素质的教育管理者[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成冬;;高校辅导员素质修养及其工作实效[J];网络财富;2010年2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双华;;谈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4期
2 马妍林;;浅谈外语界重“语”轻“文“的现象[J];职业圈;2007年07期
3 龙德祥;;培养职高生文学素养之我见[J];文学教育(下);2008年10期
4 高元白;谈文字改革工作的新局面[J];语文建设;1983年07期
5 王新春,鲜文森;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马树芳;;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年02期
7 高培新;焦红卫;;语感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导向作用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7期
8 宋敬敬;樊宪伟;;浅谈新时期大学语文课程[J];网络财富;2009年02期
9 王允曦;;论英语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1年30期
10 ;简讯6则[J];语文建设;198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青梅;;金部字的发展[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2 连真然;;向百科词典类编者进一言——中国内容的条目应附外文[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晓宁;;汉语拼音的作用不容忽视[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王希杰;李名方;;关于得体修辞学的通信[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彭聃龄;;从汉字识别与命名看文字的普遍性与差异性[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6 章文艳;;大学语文真能被遗忘吗?——浅析提升大学语文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泽文;;活性阅读教学激活创新精神的探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8 张丽芳;;论译者的主体性-从阐释学角度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欣;;与西方外教交际中的“时间观”[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吕俊;;价值哲学与翻译批评学[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朝克;民族语言和民族口头传承文学抢救保护工程的重要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彭光飙;翻译是地方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速器[N];江苏经济报;2006年
3 大象出版社北京事业部总经理 李人凡;尊重经典 优选时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高崇;怎一个“练”字了得[N];中国邮政报;2006年
5 徐飞;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民族语言环境建设[N];贵州民族报;2007年
6 郝勤学;以迎评为契机 全面推动语言文字工作[N];天水日报;2007年
7 钱志富;翻译的功用[N];文艺报;2007年
8 见习记者 刘涛;充分认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N];哈密报(汉);2007年
9 宋永莉;音乐翻译尚需加力[N];音乐周报;2007年
10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教授 周国炎;“一种语言的消失等于一种文化最核心部分的消失”[N];贵州民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洁;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雯欣;浅谈品牌的翻译[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朱鸿亮;辩证看待翻译中的忠实[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3 李芳芳;论译者语篇意识的重要性[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Jin Xudong;[D];浙江大学;2004年
5 彭俊娴;从释意理论看交替传译译员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宁红;[D];浙江大学;2004年
7 昌晶;留学生汉语学习观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江业;中国的法庭口译:规范化角度的探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9 洪晓静;从文化词语看文化因素对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之影响[D];厦门大学;2008年
10 高颖;包装在口译质量感知中的作用[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64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64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