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语言证据范畴下我国语言学家诉讼角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0 23:20

  本文选题:语言证据 + 语言学家 ; 参考:《兰州学刊》2012年08期


【摘要】:语言是维护司法正义的重要载体和媒介,语言专家在诉讼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证据使用的语言证据,也必须满足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及合法性要求。在我国当前的诉讼制度下,语言学家应作为鉴定人及专家辅助人参与诉讼程序,以维护司法正义。
[Abstract]: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medium for safeguarding judicial justice, and language exper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itigation. The linguistic evidence used as evidence must also satisfy the objectivity, relevance and legitimacy of evidence. In our country's current litigation system, linguists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edings as experts and expert assistants in order to safeguard judicial justice.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基于翻译目的论的法律文本翻译标准研究”部分成果(项目编号:10C1116)
【分类号】:H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明;;关于我国司法鉴定规范化的思考[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2 刘蔚铭;;语言证据范畴下的法律语言学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张武汉;;语言与法律——从工具论向本体论的认知嬗变[J];河北法学;2010年07期

4 邹玉华;;语言证据的种类及其语义鉴定[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燕;;我国刑事侦查程序反思与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尚华;;经济犯罪案件中证据的收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张刚;王成军;;关于构建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法律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汤轶群;帕累托最优:辩诉交易本土化的效率优势[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霍海红;;证明责任:一个功能的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6 霍海红;;主观证明责任逻辑的中国解释[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马永双;张惠玲;;论民间融资中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制[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叶名怡;;过错及因果关系推定与证明责任倒置——从事实到价值的思考[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9 赵信会;;民事再审事由修改的理念及反思[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10 俞惠斌;;事实推定的逻辑结构与运用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安;;“抗辩制”与“纠问制”研究述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中国证据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杨树明;刘衡;;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的举证视角与我国的适用——基于法律文本简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4 沈绿野;冯韵东;;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体系的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雄文;;专利法创造性标准对司法鉴定制度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06)[C];2007年

6 邹玉华;;语言证据的种类及其语义鉴定问题[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浩;;司法公正与民事再审事由的修订[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8 宋平;;盐业诉讼中的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研究——以盐业诉讼制度史为视角[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9 杨树明;刘衡;;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的举证视角与我国的适用——基于法律文本简析[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树森;;申请再审完全“上提一级”审查的检视、反思与重构——兼议《民事诉讼法》第178条的修改思路[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田甜;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明负担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叶宁;警察讯问话语[D];浙江大学;2010年

7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佳;民行交叉案件诉讼处理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9 杨书怀;法务会计鉴定采信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曹如波;公司非讼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绪峰;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唐闰杰;实用刑事推定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钱松;我国司法鉴定人民事责任法律属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郑菲;试论我国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琨;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龙中华;自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傅俩艳;探析我国民事再审事由[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朱晓云;论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之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丽娟;民事附带上诉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国滢;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J];比较法研究;1995年04期

2 董茂云;法典法,判例法与中国的法典化道路[J];比较法研究;1997年04期

3 徐明;;关于我国司法鉴定规范化的思考[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4 廖美珍;国外法律语言研究综述[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5 周少华;;规范技术和语言权力——语言在法律中的意义[J];法商研究;2006年06期

6 刘作翔;理想的法律模式建构之形式要件[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7 杜宴林,张文显;后现代方法与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8 黄文艺;法哲学解说[J];法学研究;2000年05期

9 常安,朱明新;“法学的语言学转向”及其对我国法律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启示[J];琼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吴宏耀;;司法鉴定制度:变革与完善[J];人民检察;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克瓦;德国语言学家孟格斯(1908—)[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5年01期

2 戴昭铭;规范化——对语言变化的评价和抉择[J];语文建设;1986年06期

3 刘焕辉;言语交际学答客问[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S1期

4 赵东伟;日语语言学家刘耀武教授[J];学术交流;1988年03期

5 吕必松;;汉语研究与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04期

6 ;著名语言学家林祥楣教授逝世[J];语文研究;1992年03期

7 本刊记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评奖即将开始[J];语言科学;2004年02期

8 张平生;;语言学家赵元任[J];翠苑;2004年04期

9 江蓝生;周有光先生百龄华诞贺辞[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年02期

10 聂翠蓉;没有数字的世界[J];科学大观园;2005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亚茹;刘庄朝;冯中文;;试论法庭科学鉴定人出庭作证[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邱瑜霞;方炎;;癫痫朦胧发作再次杀人1例分析[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孙凤娟;艾守珍;高洪举;白忠义;;全国特大纹身、残害妇女案司法精神病鉴定报告[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王辉;宋珍珠;李晶;殷祖成;;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书的法律地位与对其要求[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于连生;韩文亮;李晔;肖荣玺;王建康;;论鉴定人的法律地位和心理素质养成[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田金敖;;法医鉴定人出庭需注意事项[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高生发;;试论在我国建立鉴定人宣誓制度的现实性和必要性[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8 陈慰峰;;以SEREX方法用自身及同种异型血清筛选鉴定人肝癌表达的肿瘤抗原[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苏宗岷;于连瑞;;浅析将疾病误鉴定为外伤的原因与对策[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王素珍;陈震;叶秀红;唐贤祥;金卫东;;施虐杀人狂一例报告[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荆玉静 李峥;见证中国文字历史重大变革[N];文汇报;2006年

2 陈洁仪;对她说?[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周庆熙;人能够学会多少种语言[N];中国社会报;2006年

4 记者 徐川山;谈语文的规范 访著名语言学家张斌教授[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5 ;著名出版家、语言学家陈原逝世[N];光明日报;2004年

6 记者 徐川山;努力建设和谐的语文生活环境[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7 王明坤;风雨无阻鉴定人[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林世钰;“民告官”更容易了[N];检察日报;2002年

9 张秦初 陈腾;两种鉴定均需完善[N];健康报;2005年

10 徐盈雁;全国检察机关鉴定人出庭培训班结束[N];检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冬虹;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刘革新;构建中国的司法鉴定体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贺振华;刑事庭审中的人证调查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尚晓明;人和世界语境中的言语行为建构与透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黄维智;鉴定结论论——作为证据形式的相关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章礼明;论刑事鉴定权配置[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马乐东;作格结构的功能分析及其在汉语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杨华;俄英句子命题结构的称名学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吴丽英;词项装配与合并的最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婷;我国语言证据的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英;鉴定结论问题探讨[D];山东大学;2006年

3 邹耀东;民事司法鉴定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朱丹;法务调查会计的对象:会计证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闫帅;论我国鉴定人制度的完善[D];兰州大学;2008年

6 甄秦峰;论我国的司法鉴定体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陈洪敏;职务侵占犯罪案件的司法会计鉴定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魏晓飞;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重构[D];安徽大学;2006年

9 胡家根;司法鉴定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10 岳文娟;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D];青岛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79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79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b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