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述索取对象的介词短语及其蕴含句
本文选题:索取对象 + 索取物 ; 参考:《汉语学习》2012年04期
【摘要】:索取对象是索取物向行为主体转移的起点,具有[+源体]和[+辖物]的语义特征。在索取对象介词短语蕴含句中,其谓核动词具有[+直接索取]和[+单向移送]的语义特征;标记索取对象的介词是"向"和"跟",且二者可以自由替换;其句法主语一般都是指称人的施事题元,而句法宾语则是指称事物的受事题元。
[Abstract]:The object of claim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transfer from the claim to the subject, and has the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body and the jurisdiction. In the implicative sentence of prepositional phrase of claim object, the predicate verb has the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direct demand" and [one-way transfer], and the prepositions marking claim object are "direction" and "heel", and they can be replaced freely. The syntactic subject is usually the agent of reference, while the object is the subject of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介词短语的题元角色与构句机制”(项目编号:10YJA740124)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曾莉;“获取”类双宾语句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古川裕;“跟”字的语义指向及其认知解释——起点指向和终点指向之间的认知转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彭家法;形式语义学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彭家法;;照应的一般模式及其语用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冯鸣;英语表持续时段的for短语和汉语时量词语的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王葆华;同动式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周国光,黎洪;现代汉语制作动词的配价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熊仲儒;;致使的语音实现及其句法蕴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方小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杨峥琳;刘倩;;离合词中时量补语位置探析——从“结了十年婚”说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周小婕;;数词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安琛;;试论“V—V”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安琛;;重叠式动补短语的句法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淑艳;;英语not和汉语“不”的句法特征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严辰松;;英汉语双及物构式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宋春阳;陆汝占;;说“纷纷”[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10 古川裕;;现代汉语感受谓语句的句法特点——“叫/让/使/令”字句和“为”字句[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6 彭兰玉;衡阳方言语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王葆华;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玉华;《世说新语》助动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洁;英汉翻译与汉语欧化现象[D];外交学院;2001年
4 韩习武;机器翻译中语义因素的理论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王天佑;关于VA了动补结构[D];延边大学;2001年
6 宋洪民;李贤的语言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唐春英;英汉歧义现象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彭文芳;元代量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志军;先秦汉语双宾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白瑞雪;“动词+在+地点名词”结构中的重新分析现象[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健,陶寰;论组合性并列连词[J];汉语学习;1993年05期
2 古川裕;谈现象句与双宾语句的认知特点[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1791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9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