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生态伦理翻译思想
本文选题:冰心翻译 + 和谐生态 ; 参考:《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冰心追求"尽责于作者"、处处为读者考虑的翻译观,保持归化与异化策略的平衡,体现了翻译诸主体之间共生互生、和谐统一的存在关系;读有所好、译有所选的选材思想,有助于维护语言与文化的整体平衡,表现出强烈的生态整体性意识;翻译与文学创作互为促进,相得益彰,体现了整体性生态和谐稳定、平衡美丽的核心概念。
[Abstract]:Bing Xin pursues "due diligence to the author", considers the translation view for the reader everywhere, maintains the balance between domestication and alienation strategy, embodies the symbiotic and harmonious existenc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ubjects of translation, reads well, and translates the selected material selection thought. It is helpful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to show a strong sense of ecological integrity. 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creation promote each other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embody the core concept of holistic ecologic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nd balance and beauty.
【作者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WLH13)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13CGD101)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项目(XYS12J24)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平;汉诗英译中的格式塔艺术空白处理[J];外语学刊;2005年04期
2 魏瑾;;李杜诗篇的人文意蕴与英译策略[J];外语学刊;2009年03期
3 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J];攀登;2006年04期
4 顾馨梅;张翔;水淑燕;;加强综合整治 优化农村生态环境[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5 孙道进;;从“自然人悖论”到“心理革命”——弗洛姆人学观的生态伦理学维度[J];鄱阳湖学刊;2010年01期
6 刘志飞;;生态消费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鄱阳湖学刊;2010年03期
7 黄增喜;;谦卑:一种生态伦理[J];鄱阳湖学刊;2010年06期
8 袁鼎生;;生态批评的西方经验[J];鄱阳湖学刊;2011年01期
9 周维;张青;;论生态回归[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崔永和;;大地伦理视域下我国平原农业地区的殡葬改革[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绮锋;;翻译活动之中译者的功能——以生态翻译为中心[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应光;;何其芳诗歌的语言策略与历史处境[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王光明;;“失养者”的追寻——叶维廉的诗学批评[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蒋登科;;论叶维廉诗论的学术品格[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珂;;论叶维廉的诗形观及创作实践[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维菊;;从翻译的生态环境和三维原则看标语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达海军;;船山诗歌题材及其分类[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9 刘子琦;;浅论中国新诗“跨行”语言特征的形成——以卞之琳诗歌创作为中心[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鲁京明;;试论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生态伦理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方梦之;;从译学术语看翻译研究的走向[J];上海翻译;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平;生态伦理的意识形态和伦理传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田海平;谁能够遵循生态伦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洪波;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邵阳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4 彭锦屏;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5 丁祖荣;朱棣;;论生态伦理与环境消费[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4期
6 刘小勤;当代中国生态伦理思潮理论探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吴妍,赵哲远;论生态伦理及其价值取向[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吴细玲;对三明市企业生态伦理的思考[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9 金凯;关于当前生态伦理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熊小青;生态伦理何以可能[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东生;罗艳梅;;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公众生态伦理教育研究[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泽;;把生态伦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基础[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3 王立宽;;构建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伦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嘉;;简论儒家生态伦理及其现代价值[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王志捷;;儒家生态伦理的特色与合理性[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6 卢武强;;生态伦理与小康建设[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吴春红;余超波;;重塑生态伦理 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曲宗琴;;保护环境应注重生态伦理教育[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9 李睿璞;卢新海;喻燕;韩t,
本文编号:1809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09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