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守独务同、别微见显:萨义德的“血亲与姻亲”概念——基于修辞学的阐释

发布时间:2018-05-05 10:17

  本文选题:隐转喻 + 血亲 ; 参考:《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06期


【摘要】:在西方20世纪70年代的"理论革命"中,追求同一性的宏大叙事受到倡导差异性的后现代思想的阻击,文化的承继性与断裂性的关系成为争论的焦点。萨义德为此"理论革命"贡献诸多影响深远的理论与思想,但其"血亲与姻亲"的概念尚未得到学界充分重视。通过借鉴隐喻—转喻的研究成果,辨析这对术语的作用机制,可知它们浓缩了萨义德的文化思想,是人们全面应对全球化趋势下东西方文化交流问题的利器。
[Abstract]:In the "theoretical revolution" of the 1970s in the West, the grand narrative of seeking identity was blocked by the postmodern thought advocating the differe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heritance of culture and the rupture became the focus of controversy. Saeed contributed many influential theories and thoughts to the "theoretical revolution", but his concept of "blood relatives and in-laws"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By referr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metonymy and analyz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term, we can see that they are the sharp weapon for people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海洋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70421)
【分类号】:H05;C913.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方维保;江山依旧,才人辈出──张恨水、金庸比较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方维保;浮游在梦想与现实的边缘——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性爱叙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王升明,方维保;欲望与救赎:新时期文学性恋描写透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陈太胜;历史形象与历史题材创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李清;振摆──新历史主义本文阐释模式[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7 刘凤;论新历史主义的历史真实观[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8 张仲民;后现代史学理论述论[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9 杨若蕙;权绘锦;;《故事新编》的形式意味新解[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10 刘国清;社会历史语境下的生态思想建构——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玉伟;;历史的想象与建构——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长征”书写[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3 程波;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温奉桥;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姜飞;在解构中建构[D];四川大学;2003年

6 向宝云;曹禺悲剧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于东晔;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年

8 傅书华;蓦然回首[D];河南大学;2004年

9 陈吉猛;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亚平;论新时期文艺创作中的平民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秦良杰;个人与历史——十七年长篇小说一个角度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易小斌;后殖民理论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论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水平;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新刚;现代中国都市风情小说的文化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淑倩;何其芳文艺思想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振球;“无法投递”的感觉——论30年代现代派诗歌主题类型及其生成根因[D];西北大学;2001年

8 陈振华;刘震云小说论[D];安徽大学;2001年

9 董亦佳;马克思主义的滋养与后现代文艺的更生[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林滨;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洁;;论理解汉英隐转喻名名复合词的参照活动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02期

2 陈佳;从汉语血缘亲属称谓看语言对文化的反映[J];语言研究;2002年S1期

3 薄文泽;汉语“哥”字借入佯,

本文编号:1847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47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b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