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后期助词系统的演变及特征
本文选题:助词系统 + 近代汉语 ; 参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摘要】:明清处于近代汉语后期,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汉语助词系统整合、规范的重要时期,助词系统内部新旧成分的更替、内部关系的调整、新成员的产生及字形字音的变化等都使得汉语的助词系统在这一时期呈现出了与其他历史阶段不同的特质。
[Abstract]: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re in the late period of modern Chinese, which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the transition from modern Chinese to modern Chines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eriod of the integr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auxiliary words, the replacement of old and new elements in the auxiliary system, and the adjustment of internal relations. The emergence of new members and the change of glyph and pronunciation make the auxiliary word system of Chinese appear different from other historical stages in this period.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清北方话语气词系统研究》(10YJC74012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明清汉语语气词研究》(0910KYQN37)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冯春田;;明清山东方言里值得注意的语法问题[J];东岳论丛;2010年10期
2 翟燕;;近代汉语后期语气词“啊”与“呀”、“哇”、“哪”的关系——以《聊斋俚曲》为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储泽祥;谢晓明;;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2期
4 李宗;关于语法化的并存原则[J];语言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大为;《醒世姻缘传》中的两种山东方言结构[J];蒲松龄研究;2000年Z1期
2 赵红梅;;《醒世姻缘传》与《汉语大词典》的释义及书证问题[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3 王伟;;狐精形象的突变——薛素姐形象分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4 李登桥;;聊斋俚曲中的骨牌博戏探析[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5 刘洪强;王立芬;;《醒世姻缘传》素材来源再考——兼论小说成书于顺治年间[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6 孙琳琳;;世情小说中的婚姻伦理[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张鹏飞;;论《金瓶梅》与《水浒传》叙事模式的文本关联[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叶建军;《金瓶梅词话》中的反问副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刘敬林;;《金瓶梅词话》中“黄猫黑尾”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付善明;;关于《梦梅馆校本金瓶梅词话》的几点思考——与梅节先生商榷[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曾婷;;晚明青楼文化观照下的民间服饰色彩[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翟会锋;三官寨彝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胡晓慧;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冀芳;济宁方言义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冬青;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7 赵卫东;妇女身体:作为“性”符码的生产和消费[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8 杨艳;现代汉语“是”字结构与语用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小平;近代汉语反语骈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云飞;《醒世姻缘传》中的礼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孟宪华;《醒世姻缘传》存在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关祥可;《金瓶梅词话》士人形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牛志威;明清长篇家庭小说生日叙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张云彪;体标记“在”、“着”的对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汪秀军;汉语无条件类条件句的模式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倩;论语法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庆正;明清山东婚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韩浩s,
本文编号:1854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54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