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公明和他的《英华萃林韵府》
本文选题:卢公明 + 《英华萃林韵府》 ; 参考:《辞书研究》2012年06期
【摘要】:西方传教士在我国双语词典编纂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公理会牧师卢公明步马礼逊、麦都思、卫三畏等人后尘,编写了旨在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英华萃林韵府》。然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双语词典编纂史方面,这部词典很少被提及。文章从词典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出发对这部词典进行详细的评述。
[Abstract]:Western missionari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bilingual dictionary compilation in China. The Reverend Lu Gongming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gation, who followed the lead of Malleson, Maduth, and Wei Sanshang, wrote "Yinghua Rhyme House", which aims to help foreigners to learn Chinese. However, the dictionary is rarely mentioned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and the compilation of bilingual dictionaries.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review of the dictionary from its macro and micro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分类号】:H1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立强;茶叶·福音·传教——十九世纪来华传教士卢公明弃教从商个案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立强;美国传教士卢公明与晚清福建社会[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梅康钧;;论近代殖民侵略历史中的教会觉醒——基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历史起因的分析(1840-1949)[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雅戈;民国农业文献数字化整理及信息组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巍巍;基督教与近代闽北社会[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游莲;美以美会传教士武林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木升;晚清至民国河口茶市与社会变迁[D];南昌大学;2007年
4 曾筱霞;“西方福建形象”研究:以克洛代尔为中心[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蒋培锋;清代中央与福建地方政府对基督教的政策与管理[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潘江滨;福州基督教教堂史迹考察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军;西风东渐与晚清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西俗化——以近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变化为个案研究[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2 胡卫清!博士副教授;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评价新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刘鹏飞;略论晚清新教传教士的自养探讨[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5期
4 俞祖华,赵慧峰;近代来华西方人对中国国民性的评析[J];东岳论丛;2002年01期
5 张广智;近代中国对基督教入华的回应──一项现代新史学的理论诠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6 司佳;早期英汉词典所见之语言接触现象[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胡卫青;中西人性论的冲突:近代来华传教士与孟子性善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范正义;拒斥与接纳——基督教在华传播与中国民间信仰关系的文化透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杨齐福;近代来华传教士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与批判[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李琼;明清之际民间宗教信仰对基督教在华传播的影响[J];甘肃理论学刊;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立强;美国传教士卢公明与晚清福建社会[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范正义;基督教与中国民间信仰——以福建为研究中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864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64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