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复句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逻辑关系比较
本文选题:副词性关联词语 + 逻辑关系及连接功能 ; 参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摘要】: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具有篇章衔接功能,它们可以表示复句中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篇章中句子与句子的关系、句段与句段的关系,其本质上就是篇章关系。文章主要以汉英复句中的副词性关联词语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真实现代汉英文本语料,探讨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在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连接功能,重点研究关联副词与连词搭配使用时的异同特点和规律。
[Abstract]:Chinese and English adverb Related words have textual cohesion function. They can exp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uses and clauses in complex senten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tences and sentences in the tex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tences and sentences, which is essentially a textual relationship. The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the adverb connection wor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ompound sentences, mainly based on the real modern Han Dynasty. The Chinese English Corpus discusses the logical relation and connection function between Chinese English adverb Related words and clauses in clauses and clauses, and focuses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se of associated adverbs and conjunctions.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校办;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09ZS154) 上海师范大学第六期校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A-7031-11-006)
【分类号】:H146;H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原苏荣;陆建非;;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篇章衔接功能比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岁;;“V+Num+是+Num”构式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周有斌;“不是A,就是B”句表述对象的数量及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李国庆;现代汉语的“不是P,也是Q”复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刘红珍;汉语叠词的英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何清顺;汉英词汇重叠式附加意义对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孟小宇;;象似性理论对于英汉定语位置异同的解释[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马丽;;英汉定中短语成分构造对比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8 阚洁;;《三遂平妖传》因果复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侯瑞芬;“无论……都……”中“或者”与“还是”的差异[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李军;;“又+动1+又+动2”格式之考察[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锐;;语义等值和汉语虚词的意义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2 刘禀诚;;“我A我B(我C/我D)”标题格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唐永明;王小捷;文娟;;基于关联词的复句语言模型[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陶炼;;“因为”分句与“如果”分句比勘——因果类复句与条件类复句差异初探[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5 潘先军;;类固定短语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6 胡金柱;沈威;杜超华;;基于规则的复句中的关系词标注探讨[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杜超华;沈威;姚双云;;基于复句语料库的分词系统的研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胡金柱;沈威;杜超华;罗进军;;基于渡越矩阵的复句关系词自动标注初探[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运良;;“不是”的用法及自动处理研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瑞朋;;被字句跨标点句共享[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3 聂仁发;现代汉语语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蒋华;现代汉语“这/那”类指示代词的多维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谢朝群;礼貌的实践转向[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解海江;汉语编码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李杰;不及物动词带主事宾语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朝格吉乐玛;“时”概念的蒙汉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谢亮亮;俄语原因意义的表达及与汉语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姣;俄语让步意义的表达及与汉语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睿;动宾式惯用语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雪丽;洪洞方言“X+人”式使感形容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佳;印尼留学生11类有标转折复句习得顺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肖艳;中高级阶段越南学生汉语常用篇章衔接手段偏误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刘娅敏;“反而”和“倒”的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金灿;现代汉语假设复句语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靖;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吴中伟;主述结构和关联副词的句法位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宋玉柱;再谈关联词语在单句成分间的连接作用——从“却”字连接主、谓谈起[J];汉语学习;1990年03期
3 王江;篇章关联副词“其实”的语义和语用特征[J];汉语学习;2005年01期
4 吴中伟;关联副词在周遍性主语之前[J];汉语学习;1995年03期
5 原苏荣;;汉语的“哈”与英语的Eh[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6 原苏荣;;汉英关联副词语篇衔接功能的共性[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聂小丽;;关联性副词“原来”及其主观性[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1期
8 屈承熹;汉语副词的篇章功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02期
9 张谊生;副词的篇章连接功能[J];语言研究;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苏荣;陆建非;;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篇章衔接功能比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866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866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