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第三届望道修辞学论坛”在温州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2018-05-19 15:34

  本文选题:修辞学 + 温州大学 ; 参考:《当代语言学》2012年01期


【摘要】:正由复旦大学、温州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望道修辞学论坛"于2011年11月5-7日在温州大学召开。温州大学副校长薛伟代表温州大学致辞,《当代修辞学》主编刘大为致开幕词。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为修辞学注入新活力:多元与创新"。来自香港、台湾和内地各高校、研究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
[Abstract]:The third Wangdao rhetoric Forum, jointly sponsored by Fudan University and Wenzhou University, was held in Wenzhou University on November 5-7, 2011. Xue Wei, vice president of Wenzhou University, delivered a speech on behalf of Wenzhou University. Liu Dawei, editor-in-chief of Contemporary rhetoric, delivered the opening address. The theme of the forum is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rhetoric: diversity and innovation." More than 40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universities in Hong Kong,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attended the meeting.
【分类号】:H0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汝东;《修辞学习》与中国当代修辞学[J];修辞学习;2000年04期

2 朱静仪;构建新的修辞学学科体系——《修辞学纲要》评介[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3 陈元;修辞学辨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李若晖;关于理论修辞学的思考[J];修辞学习;2000年01期

5 岳方遂;语法与修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语文建设;1990年06期

6 王希杰;论修辞学的对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年04期

7 于广元;修辞学的生命力——关于修辞学的多元思考[J];修辞学习;2000年Z1期

8 温科学;当代西方修辞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郑荣馨;关于修辞学性质的再思考[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2期

10 鲁西;现代俄语修辞讲习班开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Diane Desrosiers-Bonin;;修辞学历史上的创新视角(英文)[A];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C];2007年

2 武占坤;;一部闪光、爆炸的修辞学新著——读《王希杰修辞学论集》有感[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新;;谐音与游戏[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高万云;;胡裕树对中国修辞学的贡献[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卫国;陈屹立;;经济学的语言与语言的经济学——语言经济学的一个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名方;;后记(一)[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马天俊;;马克思的修辞学实践[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8 许敬生;;简论中医古代文献在古汉语研究中的价值[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年

9 张爱书;;王希杰修辞学的逻辑体系[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晗蕾;;语言研究的新视域:零度和偏离[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媛嫒 曾毅平;多学科交融中的修辞学[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宗廷虎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修辞学会及华东修辞学会顾问;语言和谐与社会和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李玉成;“智慧的声音”[N];学习时报;2002年

4 马美著;汉字修辞:修辞学新突破[N];光明日报;2007年

5 北京大学 陈汝东;话语学研究现状与趋势[N];社会科学报;2008年

6 晓白;汉语也有风格[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7 顾曰国;话语研究纵横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潘文国邋口述 本报记者 张英 记录;潘文国:100年来,我们用教外语的方式教母语[N];南方周末;2007年

9 李国华;由“零风险”“零距离”“零增长”说开去[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听语言学者“正说”流行语[N];文汇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2 李义海;西周金文修辞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罗渊;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论纲[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栾妮;《红楼梦》中的修辞造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张继文;中日古典定型诗歌中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飞燕;语词的广义修辞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袁媛;语言学理论在广告文本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农雪梅;汉泰比喻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4 孙文娟;从修辞学角度分析广告语言中的劝说手段[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柳玲;电影演讲:修辞学与美学的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陆晓燕;修辞学视阈下英汉声韵和押韵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肖文郁;古汉语双音节词修辞学造词法初探[D];扬州大学;2009年

8 金辉;[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9 季静;《论语》修辞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杜海军;飞白辞格研究[D];温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10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10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2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