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相对论的产生及发展
本文选题:语言相对论 + 萨丕尔 ; 参考:《青年记者》2014年16期
【摘要】:正语言相对论往往被称作"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实际上,美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和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并没有合著过,也没有明确地为实证研究提出过假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一说法是萨丕尔的学生,美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哈利·霍衣哲(Harry Hoijer)在1954年提出的(Koerner2002:2)。①后来的学者,如美国心理语
[Abstract]:The theory of positive language relativity is often called the "Sapir Wolf hypothesis". In fact, American linguists, anthropologist Sapir (Edward Sapir) and American linguist Wolf (Benjamin Lee Whorf) have not been co authored, nor have they explicitly put forward hypotheses for empirical research. The "Sapir Wolf hypothesis" is Sapir. Harry Hoiger, an American linguist and anthropologist (Harry Hoijer), proposed in 1954 (Koerner2002:2).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分类号】:H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萨丕尔;马毅;龚群虎;范俊军;;作为一门科学的语言学的地位[J];福建外语;1993年Z2期
2 吴泽霖;张雪慧;;简论博厄斯与美国历史学派[J];民族学研究;198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于滨;;多学科视角下高校文化冲突理论解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洪娜;超越文化相对主义—加里·斯奈德的文化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赖yN华;口译动态RDA模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淑娟;;性别歧视语言的取消与人的思维——Sapir-Whorf假设角度[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周艳艳;;语言相对论的多维度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3 纪玉华,许其潮;再议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评国外跨文化交际学教科书对语言相对论的讨论[J];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04期
4 高延菊;;浅谈“沃尔夫假说”[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杨景萍;;语言相对论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6 王跃平;张莉莉;;“语言相对论”思想的发展轨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莫琼;;“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解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8 田建国;社会语言学及其应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郭爱萍;郑冰梅;;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内涵之辨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7年01期
10 黄朝恒;郝睿;;小议“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与跨文化交际[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桃;基于语言相对论的汉西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郑恩娟;语言相对论思想的内核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和慧娟;语言相对论实证研究:双语者名词复数标记的认知差异[D];暨南大学;2012年
4 邓宝石;手语象似性对范畴结构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年
5 陈利红;语言相对论视野下的语言视差现象分析及相关翻译方略[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朋;中英文时间空间化表征的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7 王彦龙;本杰明·李·沃尔夫语言哲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8 陈奕含;汉英上衣语义场编码度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媛媛;儿童早期词汇习得与概念形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高欢欢;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论新闻发布会口译中的零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16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1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