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论地域性语言优势与有声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18-05-24 18:53

  本文选题:有声语言 + 艺术语言 ; 参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S1期


【摘要】:我国是一个语言表现形态非常复杂的国家,但是以普通话为基准的有声语言是人们常用语言,不管是那个地域的语言,其表现力要依靠文字作品去完成形象的转化,继而通过有声语言去传递相互之间所需要的讯息,这也是语言表达对文字的感知力,在充分的感知中能够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涵深韵,才能提高有声语言的能力和素养。
[Abstract]:Our country is a country with very complicated linguistic expression, but the spoken language based on Putonghua is a common language. No matter the language of that region, its expressive power depends on the writing works to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mage. Then through the sound language to convey the information needed between each other, this is also the language expression of the perception of the text, in the full percep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s thoughts and feelings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only to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works deep rhym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and accomplishment of sound language.
【作者单位】: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基金】:河北民族师范学院2013年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21)
【分类号】:H0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潘冬英;;培养直觉感受能力 提高鉴赏性阅读教学效率[J];文教资料;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庆庆;;《聊斋志异》中的世情悲剧意识及其消解方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华泉坤;牛振宇;;理智丧失后的大智——李尔王的“疯癫”与尼采美学中酒神式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陈文忠;;比较诗学的三种境界——中国比较诗学的学术进程与研究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武彦君;中国现代文学悲剧精神的演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钱晓红;试论奥尼尔对传统悲剧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宋雪;谢劲秋;;俄狄普斯之旅——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裘德的悲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尹俊燕;;语文教育中悲剧艺术的审美学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8 方钦;;多元批评视野下的“玫瑰”——《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在当代中国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陈建春;;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夜色温柔》主人公性格剖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余世锋;;林黛玉形象的美学特征及功能性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阿蕊;战国策派的美学思想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4 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年

5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丽丽;李自成传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丽萍;关于现时香港初中戏剧课程的美育导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红岩;魏晋南北朝困厄文人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耿潇;安东尼·特罗洛普小说世界中的欲望主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君;论阿来长篇小说的悲剧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雅兰;归有光文学散论[D];湘潭大学;2010年

3 夏海娟;追寻自由灵魂的重塑,挣脱宿命论的囚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秀红;李锐小说的悲剧意蕴[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洁;20世纪初《红楼梦》研究析论[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斗格吉;论《朗萨雯波》的悲剧色彩[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蕴如;演奏直觉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王佳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任艳;失衡导致的悲剧—莎士比亚剧作的悲剧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任晖;儒风飞扬 家国共存[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绪伟;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静态逻辑系统与动态情感系统的二极分野[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宋洪民;宋喜岗;;《中原音韵》研究视域的偏离探因——中国近现代史上思想文化革命对语言研究的影响例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修辞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二)[J];修辞学习;2002年02期

4 李德鹏;;艺术语言与科学语言的语法差异性[J];学术探索;2008年06期

5 吴思聪;;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小议[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杨育彬;;普通语言的认识功能和艺术语言的美学功能比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和红军;言不尽意与艺术语言的意象化[J];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8 李全华;论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区别——艺术语言和科学语言区别理论的实践意义[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李德鹏;;从词类活用和变异搭配看艺术语言的运用范畴[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10 王葆华;薛玲;戴莉;周国光;;身势语略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禀诚;;歇后语论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祥清;;中国翻译地位的历史演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于晓鹏;;春风雅言[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4 陈文华;;论手语的基本要素——语形的内涵及相关类型[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5 邹煜;侯敏;;基于传媒语音语料库的主持人口语语句边界分析[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姚喜双;;新闻播音语言及规范的特征[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权;;中美两国手语翻译对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胡妍;;论话语理解的语义联想策略[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金yN;;重叠式形容词有必要变调吗?[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金惠淑;;普通话音节的统计原则和方法[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丰群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06级硕士研究生;浅谈朗读中的距离美感[N];安徽经济报;2008年

2 张慧;让美妙的声音永驻诵读[N];莱芜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莎莎;“语同音”是良好沟通的基础[N];深圳特区报;2007年

4 沈晓昕;朗诵与朗读的区别与联系[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5 ;规范语言文字媒体应做表率[N];光明日报;2003年

6 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翟亚红;朗读,,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7 傅杰;苏联语言学史上不应被忘却的一页[N];南方周末;2007年

8 临汾市电视台 刘艳;关注生活中语言与思维的关系[N];山西科技报;2004年

9 葛红兵;什么样的汉语才是纯洁的?[N];文学报;2003年

10 蔡恩泽;e时代的“另类产物”[N];中华新闻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倪兰;中国手语动词方向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郑璇;上海手语非视觉概念表达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衣玉敏;上海手语的语音调查报告[D];复旦大学;2008年

4 陈小红;上海手语动词及类标记结构方向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曲海红;播音语言的用声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王丹阳;论文学翻译的创作本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春林;艺术语言运思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岚;演讲有声语言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卢迪迪;电视播音主持有声语言规范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4 范晓明;寻求心灵的自由[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燕;艺术语言和普通语言功能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6 刘继虎;艺术语言的语义特征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育彬;普通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功能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耿于天;播音式朗诵与表演式朗诵的几点异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毕纪芹;体态语与会话含义的推导[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0 蒋蓉;中国手语之动词呼应[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30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30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9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