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化妆品广告人际意义的对比研究
本文选题:人际意义 + 化妆品广告 ; 参考:《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语言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是语言的人际功能。语言的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通过语言相互交往,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影响他人的态度或行为,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 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以30篇汉语和30篇英语化妆品广告为语篇分析样本,从语气、情态、评价和人称系统四个方面进行人际意义对比研究,运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和探讨了两种语言化妆品广告人际意义实现的方式以及两种广告语篇在构建人际意义时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来证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汉英化妆品广告语篇研究中的可行性,为化妆品广告的撰写提供启示。 经研究发现,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意义理论框架在汉英化妆品广告对比分析中具有可行性。汉英化妆品广告语言在构建人际意义的过程中存在异同。共同点主要体现在:1)陈述语气作为化妆品信息提供的手段使用频率最为频繁,在四种语气中的所占比例最大;2)从情态角度看,汉英化妆品广告使用高值情态词的频率较低,,而对中低值情态词的使用率较高;此外,在归一度和情态附加语、时间附加语及语气附加语中,语气附加语的出现频率较高;3)在评价系统方面,两种语言广告都大量使用具有积极评价意义的形容词和动词;4)第二人称代词使用频率最高。不同点主要体现在:1)祈使语气在英语广告中使用更为频繁,而汉语广告中感叹语气使用较多;2)汉语语篇更倾向于低值情态词,而英语语篇中的中值情态词和低值情态词的出现频率都较为频繁;3)在人称系统方面,英语语篇中不存在第一人称单数“我”,而汉语语篇则不同。汉语广告用第三人称“她”来描写化妆品,表达感情色彩,而英语广告则没有类似的修辞手法。 本文对汉英化妆品广告文本的对比研究,拓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应用领域,证明了其在化妆品广告人际意义对比研究的可行性。本文研究对化妆品广告文本撰写提供启示,有助化妆品进行跨国宣传,同时有助于消费者了解化妆品广告的语言特性,做到理智消费。
[Abstract]: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s of language is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of language.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of language means that people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language, establish certa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fluence the attitude or behavior of others, and express their views.
Taking the Hallidy system functional grammar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is paper takes 30 Chinese and 30 English cosmetic advertisements as textual analysis samples, and conduc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from four aspects of mood, modality, evaluation and personal system. Us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the two language cosmetics advertisements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approach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advertising discours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osmetics advertising discourse, and to provide inspiration for the writing of cosmetics advertis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framework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s feasible i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osmetics advertising. 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smetics advertising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interpersonal meaning. The common points are as follows: 1) declarative mood is the most frequent use of cosmetic information as a means of providing cosmetic information. The proportion of the four languages is the largest; 2)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odality, the use of high value modal wor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osmetic advertisements is lower, while the use rate of low value modal words is higher; in addition, the frequency of modal adjuncts, time and mood adjuncts is higher, and 3)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two language ads use adjectives and verbs with positive evaluation; 4) the use of second person pronouns is the highest. Different points are mainly embodied in: 1) the use of imperative mood is more frequent in English advertising, and the use of exclamatory mood in Chinese advertisements is more; 2) Chinese text is more inclined to low value modality words, and English The frequency of middle value modality and low value modal words in the discourse are more frequent; 3) in the person system, there is no first person singular "I" in the English discourse, while the Chinese text is different. The Chinese advertisement uses the third person "she" to describe the cosmetics, express the feeling color, and there is no similar rhetorical hand in the English advertisement. Law.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osmetics advertising text extends the application field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proves its feasibility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cosmetic advertisements. This paper provides inspiration for the writing of cosmetics advertising text, helps cosmetics to carry out transnational propaganda, and helps consumers to understand cosmetics adverti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to be rational consumption.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H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春琳;;《环球时报》和《纽约时报》英语社论中情态动词的对比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陈_g;英语学术书评中情态的人际意义[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徐志敏;王瑛;胡晔;;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角色扮演探究[J];文教资料;2006年23期
4 张向萌;;浅析《如梦令》宋词英译文的人际意义[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7期
5 姚艳梅;;试探自传话语中的人际意义[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23期
6 李湘;彭华;;公益广告语篇的人际意义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7 贵超红;;新闻语篇与批评性话语分析——以美国《时代》周刊一篇新闻为语料[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3期
8 张允;高存;;论英语写作中的人际意义表达——以校长致辞中的人称指示语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李健民;;商务英语信函的人际意义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10 李艳华;;商务谈判英语的人际功能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鹏鹏;;探究称呼语的人际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项秀珍;;外交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石春煦;;学科教学大纲的人际意义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红阳;程春松;;英语政治演讲和学术演讲的情态对比研究[A];全球化中的英语演讲:挑战与创新——首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梁敏欣;;电针、经皮电刺激穴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6 姜宏;;功能语法对比研究:评述与展望[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支永碧;;现代几种主要的语言观及其对外语教育的启示-对比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唐磊;;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谈《现代日中常用汉字对比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彭昌柳;;英汉人际语法隐喻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司显柱;;论语境的层次性对翻译的张力关系[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喻山澜;英国制止化妆品广告“化浓妆”[N];中国工商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晓音;穿洋马甲 “忐忑”成长[N];中国经营报;2011年
3 曾禾;中日合作开展地质研究[N];中国矿业报;2006年
4 张明;东南亚地质矿产对比研究取得成果[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马琳;华南与朝鲜半岛南部地矿对比研究展开[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6 阿清;新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县市区广协成立法律咨询服务站[N];中国工商报;2011年
7 王仲会;国际黄金体系的对比研究[N];期货日报;2004年
8 王仲会;国际黄金体系的对比研究[N];期货日报;2004年
9 杨述春;宏观对比 微观把握 点面结合 诠释课改[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特约记者 曹菲;中日联手研究区域成矿作用[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淑英;《都柏林人》人际意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肖唐金;英语情态卫星副词与语篇中的情态补充[D];厦门大学;2007年
3 李诗芳;法庭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颖;从评价体系看商业评论中态度意义的实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邵春;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金莉娜;韩(朝)汉语篇结构标记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7 娄琦;功能性言语的意义生成—认知符号视角下心理空间双重整合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辛志英;人际投射小句的语篇行为特征[D];厦门大学;2009年
9 杨才英;新闻访谈中的人际连贯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张俊;包装名词在语篇中的态度意义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丽;中英文网上招聘广告的人际意义实现的对比分析[D];汕头大学;2010年
2 马磊;广告语篇中人际意义在情态系统的表达[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王果;对巴拉克·奥巴马政治演讲的人际意义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淑娟;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对电影《末路狂花》中女性话语变化与女性意识觉醒的人际意义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黄婷婷;奥巴马公开演说的人际意义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丽娜;性别语言差异的人际意义[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杨娜芝;奥巴马就职演说的人际意义[D];汕头大学;2010年
8 贺艳君;奥巴马总统竞选演讲的人际意义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原金凤;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语篇中人际意义的解读[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程懋懋;初中英语教材对话部分人际意义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56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5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