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X”格式的层次体系
本文选题:格式 + 层次体系 ; 参考:《语文建设》2012年12期
【摘要】:正1982年6月,意大利某银行行长被发现吊死在伦敦的一座桥下,在调查清楚事实真相之前,有些媒体报道说这是一起自杀事件,于是其他媒体针对这种没有明确实情就冠以自杀的报道创造了"被自杀"(was suicided)这个用法(新华网综合2010/06/02)。"被自杀"看似不合逻辑,但它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现象,类似用法日渐增多。2008年开始,国内一些网友用类似表述来描述一些可疑的自杀事件。随后,一系列类似的
[Abstract]:Just in June 1982, the governor of an Italian bank was found hanging under a bridge in London. Before investigating the truth, some media reports said it was a suicide. So other media have created the usage of "killed by suicide" in response to reports of suicide without clear facts (xinhuan.com / 06 / 02 / 2010). "suicide" may seem illogical, but it vividly reflects a phenomenon in social life, with more and more similar usage. Since 2008, some netizens in China have used similar expressions to describe some suspicious suicides. Then, a series of simila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SWU1209437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冠男;李燕;;小论黄州方言中的被动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2 李康澄;;新兴被动格式的语用价值[J];人民论坛;2010年08期
3 杨松柠;;“大+时间名词(的)”再议[J];汉字文化;2009年03期
4 陈飞凤;;“A不A,B不B”格式的语义特征分析[J];语文学刊;2006年20期
5 马兴芳;近代汉语被动义“吃”字结构格式、意义考察[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程豪杰;宋杉珊;;小议新兴“被X”格式[J];语文建设;2009年11期
7 王阳华;;说“越来越V(P)”[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王凤兰;;主观性与“为X而X”格式义的感情色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0期
9 陈雪平;;辽宁方言的两种附加词缀形容词格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10 王洁;;表量级递推的“N中的N”[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岚;;四种隐喻意义结构下的隐喻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2 陈年高;;敦博本《坛经》的被动句[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3 梁源;黄良喜;;再探讨汉语实词的句法类别不定——从词类原型的语义特征出发[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4 谢英;;关于“NP+不+X+谁+X”句式[A];福建省辞书学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5 周根飞;;丰城话中助词“哩”的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沙润霞;;从双宾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双宾句的句法形式考察一类“动宾结构+宾语”句式[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毕玉德;程兰涛;;韩国语动词语义分类树的推导[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许小星;亢世勇;;补语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9 亓艳萍;;小学儿童运用被动句表达的调查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10 付丽;;说“触电”[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涛;“被××”成热门格式的双重隐喻[N];丽水日报;2010年
2 陈嘉明 厦门大学哲学系;从语言现象学看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周锦国 大理学院文学院暨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新意来自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张巨龄;由一种语言现象想到的[N];光明日报;2000年
5 邢福义;“救火”一词说古道今[N];光明日报;2007年
6 金开诚;略说一些语言现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邵敬敏;“虎头”岂能“蛇尾”[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8 罗四,
本文编号:1956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5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