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你狠”系列流行语的构式研究——从流行语的语言层面到社会层面
本文选题:蒜你狠 + 豆你玩 ; 参考:《当代修辞学》2012年04期
【摘要】:"蒜你狠"系列流行语的典型构式是"豆你玩"类和"糖高宗"类,均通过对三字格习语的谐音借代而生成。本文从它们的构式类型以及能产性机制、构式义、来自社会的动因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它们因谐音框架的提取导致的低能产性,而构式义的分析则着眼于一个三字格习语对一种商品价格失控及失控造成的社会现实、民众感受的描述。在社会动因方面,强调了这些流行语与普通民众当下生存处境的紧密联系,以及人们的语言游戏心态在流行语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Abstract]:The typical constructions of "garlic you are cruel" series are "Dou you play" and "Sugar Gaozong", both of which are generated by the homonym of three-character idioms. In this paper, three aspects of their construction types, productiv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meaning and social motivation are analyzed, with emphasis on their low energy productivity caused by the extraction of homophonic frames. The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is focu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ocial reality and people's feelings caused by a three-character idiom on a commodity price runaway and out of control. In terms of social motivation, it emphasiz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catchwords and the living situation of ordinary people, and the role of people's language game mentality in the formation of catchwords.
【作者单位】: 汕头大学文学院;
【基金】:“汕头大学文科科研基金项目”(SR10010) “汕头大学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STF11008)的资助
【分类号】:H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工;论构词规则的有限能产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刘明阳;;有关基本词汇的问题[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6期
3 盛若菁;;试论相似义的激活扩散[J];修辞学习;2006年03期
4 郑蔷;;外来类词缀“门”的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8期
5 潘聪聪;;浅析“蒜你狠”系列流行语[J];语文学刊;2011年04期
6 姚鸿琨;;对词缀能产性问题的再认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胡亚勇;;模因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特征及其理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8 徐正考;张烨;;一种结构特殊的偏正式复合名词[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庞铮;郁军;;从《毛诗》郑笺中看古代汉语基本词的特性[J];科技资讯;2006年20期
10 张高远;;告别似是而非的二分法——读乔姆斯基《论名词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秦旭卿;李胜昔;;《修辞学通论》:理论修辞学的科学化和精致化[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龙从军;;藏语三音动词构词分析及自动识别方法[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建华;袁国霏;;简论社会用语的特征[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张建理;;英汉“心”的多义网络对比[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马清华;义近:亲属关系词必须满足的意义条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朴元基;《水浒传》述补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3 张翼;复合动词和及物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4 吴海燕;商务汉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马义·阿不都热依木;现代维吾尔语造词法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2 王晴;《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婷婷;论现代汉语里的词缀[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4 付婷;樟树方言的词缀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宋开峰;现代汉语词缀、类词缀确定问题的一些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禹存阳;现代汉语词语模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7 季娜;未登录词的语法功能猜测[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宋U,
本文编号:1987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87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