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使翻译成为可能——克罗齐文学翻译思想再解读
本文选题:克罗齐 + 想象 ; 参考:《山东外语教学》2014年02期
【摘要】:克罗齐认为,逻辑的方法和机械复制思想所追求的原文与译文间的"同一"会使翻译成为不可能;不过,艺术作品之间类似点的存在,又会使翻译具有相对的可能性。后者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审美鉴赏中想象的"设身处地"可以保证原文与译文之间的相似与"相通";第二、基于"相通"基础上的想象的再创造能够让译文获得独创的艺术价值。有鉴于此,将想象引入翻译,弃"同"取"通",翻译,作为"通而不同"的"意象再造",便应该是可能的。
[Abstract]:According to Croce, the logical method and the "identity" between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 pursued by the logical method and the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thought make translation impossible; however, the existence of similar points between the works of art makes translation relatively possible. The latter mainly includes two aspects: first, "putting oneself in a position" in aesthetic appreciation can guarantee the similarity and "similarity" between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 second, The re-creation of imagination on the basis of "communication" can make the translation achieve original artistic value. In view of this, it should be possible to introduce imagination into translation, abandon "same" and take "link", and translate as "image reconstruction" which is "common but different".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CYY019)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高金岭;;克罗齐的译诗思想[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罗坚;美学的困境与美的解构——维特根斯坦美学思想概论[J];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02期
3 胡兆云;克罗齐表现主义翻译观及其发展浅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5期
4 董志强;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理论的批判[J];哲学研究;2003年11期
5 李红;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概念的澄清[J];哲学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李志英;异化、归化的理据与层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马亚娜;;翻译中归化与异化在句法上的体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王安原;吉哲民;;对译者角色——“隐身”的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袁晓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周茹薪;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陈宏斌;;文化翻译的策略——《儒林外史》英译本个案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张德让;;清代的翻译会通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楚春霞;;解读苏珊·巴斯内特的“种子移植”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珑;;网格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林语堂编译《虬髯客传》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超;;科学理论的可比性问题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任东升;;翻译文化研究的新概念[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庆熊;;语言、世界和交往行为——评哈贝马斯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的继承和批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谭倩倩;;哲学解释学观下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论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与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士焯;;论译者的写作能力培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李明栋;;从一首古诗的翻译看功能翻译理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林莉莉;;英汉翻译写作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于海岩;;解析英汉翻译中源语、目的语的意义联想——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政治语篇中英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朱姗姗;形神兼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孙瑞;朱生豪翻译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曼;林语堂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陆子晋;论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黄艳萍;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语境下的新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兆云;克罗齐表现主义翻译观及其发展浅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5期
2 陈寒;;从混沌的“眼”到晶莹的“境”——唐诗意境重构与“优势竞赛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12期
3 刘华文;;言意之辨与象意之合——试论汉诗英译中的言象意关系[J];中国翻译;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云根;李学经;;文艺美学对文学翻译的制约作用[J];外语研究;1990年03期
2 马红军;刘仕敏;;翻译史研究的新作——《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读后[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年03期
3 ;翻译赛一等奖常年空缺,浮躁心态造“快餐译文”[J];新作文(高中作文指南);2011年03期
4 喻云根;李学经;;关于文学翻译系统分析的几点思考及在教学中的实践[J];外语研究;1988年02期
5 谢云才;;文学翻译中传神说概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0年03期
6 王军;文学翻译与审美体验[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04期
7 赵晓玲;;浅论文学翻译风格的可译性[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年Z2期
8 ;本期聚焦[J];中国翻译;2007年03期
9 张帅;;文学翻译中意象的改变和叛逆[J];作家;2008年06期
10 常青;;文学翻译中的唯美追求[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懿婷;;从改写理论的视角析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于应机;;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本质与特点浅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宏印;;文笔、译笔与翻译笔法[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章宜华;;双语词典翻译的等值原则——兼谈双语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区别[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姜秋霞;;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对比研究初探[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吉灵娟;;论文化翻译与文学翻译的意境传达[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董务刚;;美学视野下的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马一宁;;再论翻译写作学的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伯鼎;;林少华翻译风格之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晏如;;译事五题[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柳斌杰;在中欧文学翻译出版论坛上的致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2 周士君;走出文学翻译的窘境[N];光明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任震宇;文学爱好者翻译异军突起[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滢莹;文学翻译应成为“文化驿马”[N];文学报;2009年
5 冯骥才;文学翻译的两个传统[N];文艺报;2009年
6 朱振武;关于文学翻译的几句大实话[N];文艺报;2011年
7 姜小玲;文学翻译成“银发工程”[N];解放日报;2004年
8 段祖贤 舒芳静;文学中译西 已成一道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山;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事业:任重而道远[N];文艺报;2010年
10 李洋;文学翻译何以后继乏人[N];北京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衍桐;穿越时空的对话:文学翻译价值论[D];山东大学;2007年
2 朱安博;归化与异化: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流变[D];苏州大学;2007年
3 苏艳;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园:神话—原型视阈中的文学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5 奚念;翻译在外国文学经典建构中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禹一奇;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交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杨全红;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郑意长;近代翻译思想之演进及其现代阐释[D];复旦大学;2009年
9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琳;陌生化翻译:徐志摩诗歌翻译艺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玲;论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D];苏州大学;2005年
2 费琼娟;文学翻译中形与神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许敏;从改写理论解读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福娟;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D];苏州大学;2006年
5 王改霞;读者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影响[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6 刘君婉;功能加忠诚理论视域下的文学翻译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7 李康熙;从符号学角度分析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韦维;阐释学视野下的文学翻译[D];广西大学;2008年
9 游海霞;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之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10 吴含;叛逆的艺术,,创造的美[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24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24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