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生成的哲学探索——论语言的生物性、语言与心脑关系以及语言生成机制
本文选题:语言的生物性 + 心智 ; 参考:《外语学刊》2012年02期
【摘要】:本文探讨自然语言的生物性、语言和心智、大脑之间的关系,并且阐述有关语言生成机制的主要理论的发展状况。本文提出思维不是由语言决定的,而是通过语言进行传输,语言是连接心智与环境之间的桥梁,人类要表达自我才是语言进化的动因。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biological nature of natural langu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min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rain, and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theories about the mechanism of language gener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inking is not determined by language, but is transmitted through language. Language is a bridge between the mind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human being to express himself is the language. The motiv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
【基金】:2011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语言心智学说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SKL-2071-1450) 2011年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自然语言生成的哲学探索”(2011B17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顾曰国;;当代语言学的波形发展主题二:语言、人脑与心智[J];当代语言学;2010年04期
2 赵彦春;;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取向与实质——认知语言学学理反思之二[J];外语学刊;2009年05期
3 尚国文;;语言理解的感知基础[J];外语学刊;2011年04期
4 徐盛桓;;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J];外国语文;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家法;形式语义学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彭家法;;照应的一般模式及其语用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陈英龙;;Chomsky生成语法的哲学基础解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郭明周;董杰;;语法隐喻浅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马春雨,王东霞;关于语言内在论的几点思考[J];北方论丛;2001年05期
6 史宝辉;pro-省略参数浅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年S1期
7 李京廉;评《乔姆斯基的形式句法—历史进程与最新理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8 岳金星;;语言科学、语言技术与哲学的互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张艳河;;产品外形特征的视觉识别机制[J];包装工程;2010年16期
10 胡德慧;;解读与思考: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佳;;对中文屋思想实验四个主要版本的考察[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大海;语言指称的同一性与必然性[D];吉林大学;2011年
2 唐玉斌;自我与他人心灵的逻辑哲学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苏娜;福多的心语假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香玲;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于小涵;认知系统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向遥;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处理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邱明波;动词的指向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德岁;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曾海清;现代汉语同语式全方位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晓艳;教育叙事文本的分析与解读[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培培;保罗·M·丘奇兰德的神经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鹏飞;基于心理语言学的听障儿童听觉记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颖;基于空间参照框架理论的英汉存在构式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聂莉莉;英语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琼斐;关于脑科学的历史考察及其哲学讨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申归云;论赖尔的行为主义对他心问题的消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格根塔娜;蒙古语复合形容词结构语义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于才年;对动词组内主语假说的质疑[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包雷晶;形象关注与视觉传播[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家煊;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J];国外语言学;1994年01期
2 顾曰国;;当代语言学的波形发展主题一:语言、符号与社会[J];当代语言学;2010年03期
3 赵彦春;;先验与本质的缺失——认知语言学学理反思之一[J];外语学刊;2007年06期
4 徐盛桓;;转喻为什么可能——“转喻与逻辑”研究之二:“内涵外延传承”说对转喻的解释[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徐盛桓;;隐喻为什么可能[J];外语教学;2008年03期
6 徐盛桓;;转喻与分类逻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2期
7 徐盛桓;;外延内涵传承说——转喻机理新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王瑞明,莫雷,李莹;知识表征的新观点——知觉符号理论[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9 李恒威;王小潞;唐孝威;;表征、感受性和言语思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袁毓林;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文宏;财富的源头[J];大陆桥视野;2005年03期
2 枉为;心智与语言习得——乔姆斯基答听讲者问[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年02期
3 秦秀娟;;论文化进化对心智发展的影响[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4 伊帆;;攫金者[J];语文世界(高中版);2006年Z1期
5 刘洪杰;;简论“自主创新性心智美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彭炜;;开启心智 管理人生——《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J];医院院长论坛;2010年03期
7 王yN;;《礼记·乐记》之“心”范畴——兼与孟子言心相比较[J];云梦学刊;2010年06期
8 克里格;陈海宏;;近代心智史的各个学派和研究方法[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8年07期
9 施青林;;条分缕析 鞭辟入里——评《西方心智史学》[J];历史教学;1993年04期
10 龚世俊;执着与心智——胡晓阳医生的手工编织[J];上海工艺美术;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倩;杨蕴萍;;心智化能力测评技术简介及其应用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兵;苑奇辉;曹天民;;关于中国大学生心智脆弱的分析与预警[A];校园拒绝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六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郦全民;;心智延展与文化进化[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4 陆华山;;追求“施教”和“求知”的和谐统一[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校园箱庭心智游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6 韦钰;;心智、脑与行为研究中的方法和伦理问题[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校园箱庭心智游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8 鲁云涛;;试析瞿秋白“心智不调”问题[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一辑)[C];2007年
9 柴中元;;老人长寿新理念 晚年积极纠“知残”[A];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陆杰;;浅析强调“实验过程教学”的重要性[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子;青春校园剧寓教于乐[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卞文志;心智营销企业参与竞争的“利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北京 木易;新手上路,健全的心智比熟练的技巧更重要[N];中国商报;2009年
4 章迎尔;古罗马——心智、气度与建筑[N];建筑时报;2003年
5 高霞;下围棋 益心智[N];中国妇女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严斐;“精英圆桌”之西部赛区:心智锤炼[N];中国纺织报;2008年
7 ;心血与心智的结晶[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周国庆;晶华集团的“心智管理”[N];中国建材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刘军 本报特约记者 吉克斌 本报通讯员 高亮;洗涤心灵 启迪心智[N];中国石油报;2003年
10 记者 李思;“启航杯”创业设计大赛落幕[N];上海金融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璐;跨国管理者的全球心智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刘高岑;语言、心智与世界[D];山西大学;2004年
3 王爱华;明达语言维度观及其哲学关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4 刘玉鹏;普罗提诺灵魂学说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周频;再论语言、心智和实在三者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9年
6 商卫星;论认知科学的心智观[D];武汉大学;2004年
7 吴彩强;从表征到行动[D];浙江大学;2007年
8 朱青;理解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模糊:一个综合模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林源;《说文解字》心部字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周红阳;预期与法律—朝向哈耶克的时间域[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思楠;心智游移与注意瞬脱个体差异相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晓;心智游移与负性情绪关系的实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诺;心智觉知问卷的编制[D];西南大学;2012年
4 井巍巍;心智觉知训练对初中生抑郁情绪的干预[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楠;小学生心智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大运;协同产品设计中Multi-Agent系统的协商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7 张自U_;企业员工心智需求的影响因素与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媛媛;试论阅读心智技能的内化与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何静如;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蒋甜;从俄汉语的语法和修辞层面浅析俄汉民族心智[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24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24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