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浅谈语言教学中的愉快教育

发布时间:2018-06-18 00:36

  本文选题:语言教学 + 愉快教育 ; 参考:《教育探索》2012年06期


【摘要】:语言教学中的愉快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愉快教育有愉快性、审美性、新颖性等特点。实施愉快教育的主要策略,一是把爱作为愉快教育的基础,密切师生关系;二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营造愉快教育的氛围;三是在目标语环境中巧妙设疑,创设愉快教育的语言环境;四是通过直观教具、真实的任务、角色扮演等,寓教于乐。
[Abstract]:The purpose of pleasant educa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is to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and form a sound personality. Pleasant educ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easure, aesthetics, novelty and so on. The main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happy education are, first, to regard love as the foundation of happy education and to establish clos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 second, to use multimedia courseware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happy education; and third, to skillfully set up doubt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environment. Create a pleasant education language environment; fourth, through intuitive teaching aids, real tasks, role-playing, etc.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
【分类号】:H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新华;关于在课堂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情境创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2 王毅敏;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情境教学[J];外语教学;2003年02期

3 郭月琴;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愉快教学[J];石油教育;2000年05期

4 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4期

5 李炯英;;从建构主义理论谈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入[J];中国外语;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洪波;向晓红;;英语言语失误的认知因素和心理机制——“He-She,His-Her”运用的个案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鲍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大学外语教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郑景芳;;大学生学习观念与学习自主性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张文凤;;语言模因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中彰显特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谢道兵;以过程为导向的英语听力教学法及其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曹朝文;;浅议语言习得机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7 蒙丽;;论中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8 李本红,杨萍;网络环境下个别化学习型课件的设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张清艳;建构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苏广才;;建构主义与英语教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玉星;;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ctivity Design Based on Constructivism[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孟秀玲;窦琴;;大学生英语习作评改新模式——自我评估与同伴互评[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李斌;;中英古典戏剧中无尾音的研究——以《窦娥冤》第一折和《哈姆莱特》第一幕为例[A];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omskyan Transformal Linguistics and Hallidayean Functional Linguistics[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艳;;浅议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徐洁;;言语行为理论与系统功能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李清清;;语篇分析隋景喜剧《武林外传》中的幽默[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林彦;;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江珊;;建构主义理论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曾贤模;;A Discussion on the Definition Of English Aspect[A];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史宝辉;汉语普通话词重音的音系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3 黄慧;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武荷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学与教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清;法官庭审话语的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邹琼;对话与理解[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易斌;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春林;汉语母语大学生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夏雪融;汉—英双语儿童语码转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应丽娜;中国青年拒绝策略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任芝;请求言语行为的俄英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崔有为;以利奇和顾曰国为代表的英汉礼貌原则比较研究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郭婧;英汉校内通知信息流模式的对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旭;基于语料库对英语动词后缀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秦琦;高职英语口语课堂的提问主体转换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颖迪;《茶馆》中隐喻翻译的认知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吴元珍;英语层级反义词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黎f;立法语篇权力关系研究:批评性视角[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季华;论情境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维利,王维荣;关于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师生角色观的比较与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2 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王本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3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4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5 徐海铭;语言输入理论与外语学习[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6 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7 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J];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8 李炯英,戴秀珍;从i+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1期

9 范琳;认知方式差异与外语的因材施教[J];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10 王毅敏;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情境教学[J];外语教学;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康斌;刘震;廖红旗;;实施愉快教育应把握的原则[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2 柳谦;;关于英语在语言与文化双层面教学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3 张姗迟;;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英美文化知识的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4 时秋波;;第二语言教学中学习策略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5期

5 杨瑾;;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及方法探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7期

6 陈树英;;语言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汤张艳;;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7期

8 魏丹霞;;我国关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11年52期

9 林秀兰;;融跨文化教学于基础英语教学中[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10 李燕;;英语语言教学与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冲突[J];华章;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青妹;;语言测试的世纪回眸与展望[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李勇;;中外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及产生的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3 王火;;略谈语言教学和逻辑教学的撞车现象[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4 何孟谦;;谈谈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5 韩学金;韩潇;;对高职商务英语精读教学中文化教育的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6 姜亚军;姚喜明;;评《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雯;王茹;;论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渗透教学方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8 武继红;;论学习词典中隐喻对搭配形成的影响——基于认知语义学的搭配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赖瑞芝;;语言教学之我见[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米蒂;;幼儿哈尼语教学体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美术学院 李航;谈造型形式语言教学[N];美术报;2011年

2 李树峰;“愉快教育”背后的不愉快[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房崇光 梁天楷 张店区杏园东路小学;自主有效课堂实施策略[N];淄博日报;2009年

4 李瑾瑜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教师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抓住关键环节细化实施策略[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孟军 王文光;愉快教育十八年[N];人民日报;2002年

6 永城市李寨镇初级中学 陈占领;创新思维是语言教学的主旋律[N];商丘日报;2011年

7 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小学 许憬;让语言教学重新焕发生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王劲松;小学愉快教育实验成效显著[N];光明日报;2000年

9 文县城关一小教师 张孝琴;把快乐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中[N];陇南日报;2008年

10 吴晓静;将ERP进行到底[N];财会信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静;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邹树梁;中国核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付忠璋;汽车制造业大批量定制的实施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戴若夷;面向大规模定制的广义需求建模方法与实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5 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薛凯;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与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王淑艳;外来人口与广州市语言状况关系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袁平华;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廖春红;内容依托教学模式中学科知识习得研究:一项基于法律英语课程的案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波;兰州机车厂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王赤涛;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实施策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3 齐冰;校本教研中专业引领的实施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爱君;阅读教学中的唤情理念与实施策略[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秦纪兰;中学语文审美式教学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栗婷;我国压力容器大批量定制实施策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7 张茜;透视“小组合作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卢曦;关于数学“再创造”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董青;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实施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刘小红;幼儿教育生命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33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33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d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