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学视角的广告语特征分析
本文选题:广告语 + 修辞 ; 参考:《语文建设》2012年04期
【摘要】:广告语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之一,有很多经典的广告语被大众广泛熟知,成为大家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语除了具备广告创作过程的必备要素外,也具备美学的要素,比如修辞关、简洁美、文化美等。
[Abstract]:Advertising language is one of the common languages in our daily life. Many classical advertising words are widely known to the public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language. Advertising language not only has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advertising creation process, but also has the elements of aesthetics, such as rhetoric, concise beauty, cultural beauty and so on.
【作者单位】: 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石家庄职工大学;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卢海英;;浅谈广告语的意境美[J];大众文艺;2011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新思;体育用品广告语言诉求谱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2 罗忠;楼盘广告语的心理顺应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3 刘颖;报纸新闻标题与平面广告语的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刘洁;广告语言的修辞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玉华;穗港报纸广告修辞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崔洪丽;修辞格在广告语中的运用与作用探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琦;大众传播语境中的广告语写作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先顺;当代中国广告语创作的发展轨迹[J];当代传播;2004年06期
2 范铮;广告语中的修辞艺术[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邹燕,徐富平;浅谈修辞在广告语中的运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2年01期
4 王玉英;单欣;;广告语中的隐喻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赵瑛香;;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在广告语中的效应[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1期
6 俞红秀;;中西文化传播中的色差修辞[J];东南传播;2007年12期
7 熊婷;;广告词的模因论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8 雷祥艳;;浅析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之成因[J];大众文艺;2010年04期
9 闻萍;;试析汉语辞趣与风格[J];晋中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李琳;试析认知修辞在成功广告范例中的应用[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世才;;论修辞的得体美[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2 茅海燕;;交际中的得体性修辞探微[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3 李晋荃;;努力探求修辞研究的现代化——评《汉语修辞学》的修辞体系[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4 谢春荣;;广告语制造修辞幻象的四种修辞手段[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韦世林;;修辞的最高原则新解——读王希杰先生“得体性原则”有悟[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6 王希杰;;修辞和修辞学随笔[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7 李华;;谈两种修辞格的“偏离”现象[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8 徐秀芝;;修辞的解构及其审美心理探微[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9 穆育枫;;从词译、释译和拟译看广告语翻译的策略[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10 郑美莺;;网络语言刍议[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一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霞;基于商业噱头的谐音语当止[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丘斐远;“网络修辞”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N];光明日报;2005年
3 张巨龄 光明日报社;从“感冒”之于 “感兴趣”说到“嬉戏修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高峰枫;你温柔的修辞[N];南方周末;2011年
5 史可法;浅议广告语中的美学艺术[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钱冠连 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 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修辞学路向何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李梦莉;通感修辞的美学阐释[N];文艺报;2011年
8 记者 王彬 实习生 宋萍;规范使用文字 展示文明形象[N];济南日报;2006年
9 张娣;文字游戏难登大雅之堂[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10 孙琴;谈汉语教学中举例的趣味性[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如东;汉语方言的语音差异对修辞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3年
2 云红;西方修辞论辨理论与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闫俊侠;晚清西方兵学译著在中国的传播(1860-1895)[D];复旦大学;2007年
4 田英华;语言学视角下的传记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孙荣实;汉语新词语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金福年;现代汉语颜色词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贾璐;朱熹训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林大津;跨文化言语交际:互动语用修辞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薛婷婷;我国对外报道新修辞情境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郭琳;隐喻与文学批评理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善明;从话语修辞到认知修辞[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素格;引用修辞理论初探[D];河北大学;2003年
3 徐强;夸张和低调的英汉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吴倩楠;现代汉语同素异序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5 石华;语言得体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6 冯雅姝;以图式理论分析企业精神传播模式[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薛海兰;茶类语汇及其文化修辞阐释[D];宁夏大学;2005年
8 王红;手机流行语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时秀娟;修辞中的偏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小龙;中国日报和泰晤士报评论的风格语体对比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35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3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