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中、泰、越学生汉语可能补语习得之语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0 06:34

  本文选题:中国学生发 + 泰、越留学生 ; 参考:《广西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以部分中国小学生、泰、越留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以汉语语法项目中使用率高、应用广、种类繁多的可能补语为研究内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语料分析、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从语义、语境、语体、句式选择等方面着重分析了各类被调查者在习得汉语可能补语时的语用情况。通过对问卷调查与分析的整理和归纳,总结出各类被调查者在习得汉语可能补语时存在的一些语用问题,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共性所在。以语用学相关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为理论支撑,探讨了被调查者习得汉语可能补语时出现以上语用问题的成因。结合可能补语的一般性教学理论与方法,对留学生的可能补语教学提出了些许教学建议。 本文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汉语可能补语的研究现状、本文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目的、意义及价值,中、泰、越语中可能补语或其类似表达的分类和比较;第二部分是通过问卷设计与调查、数据统计与对比分析,总结出各类被调查者习得汉语可能补语的具体情况;第三部分是通过分析与对比,探讨不同被调查者出现的语用问题之异同及其成因;第四部分是结合可能补语一般性教学法,针对被调查者出现的语用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第五部分为结论。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some Chines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ai students and Vietnamese students as the main objects of investigation, and takes the Chinese grammar items with high utilization rate, wide application and a wide variety of possible complements as the research contents.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corpus analysis,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statistics and other methods, from the semantic, context, style, In the aspect of sentence pattern sele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gmatic situation of all kinds of respondents in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possible complement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sums up some pragmatic problems in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possible complements, and finds out the commonalities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pragma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auses of the above pragmatic problems in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possible complements. Combined with the general teaching theory and method of possible complement,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teaching of possible complement for foreign student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possible complement, the research object, thought and method, purpos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Chinese, Thai, Chinese, Thai, etc. In the second part, through questionnaire design and investigation, data statistics and contrastive analysis,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possible Chinese complement acquisition. The third part is to explo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pragmatic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fourth part is to combine with the general teaching method of possible complements, aiming at the pragmatic problems that appear in the interviewees. The fif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风云;;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可能补语教学研究[J];语言与翻译;2008年03期

2 郝玲;;再谈构成可能补语“V得/不C”的条件[J];语文学刊;2006年16期

3 陈静;;河北方言可能补语句式[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4 朱景松;;补语意义的引申和虚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5 王锡昌;《现代汉语》“增订版”疏误举隅[J];大连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6 林可;析“V得/不动”与“V得/不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孙利萍;;汉语方言可能补语标志的类型学考察[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郭志良;可能补语“了”的使用范围[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1期

9 周锡;汉语句法在周代的若干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10 孙利萍;;北方方言中表可能的“了”的历时演变[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晓玲;;闽南方言南安话的类结构助词“得”、“说”、“伊”、“通”[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会;;试论“不大+V/A”句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陆俭明;;汉语与世界[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李广瑜;;当前汉语国际化的机遇、挑战及对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5 余瑾;;汉语国际推广若干问题思考[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6 王建勤;;汉语国际传播标准的学术竞争力与战略规划[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7 李尚凯;;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汉语学习心态[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魏向清;;外向型汉英词典编纂的文化传播及其原则初探[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张茹;韩纪庆;;基于DTW算法的自动发音错误检测[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刘荣;刘娅莉;;欧美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汉字学习与汉语水平的提高[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骆峰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需求: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刘菲;逾70国10万学生踊跃参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本报驻湖南记者 李洁;“汉语桥”传递中国文化梦想[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王雯;韩国汉语学习图书市场升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5 采访者 王东 商报记者;汉语国际推广的“短板”短在哪里?[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6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汉语:柏林国际语言展上的“主宾语言”[N];光明日报;2010年

7 黑龙江大学 江宇冰;全球化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记者 丁大伟;西班牙汉语年圆满结束[N];人民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柴葳;多元文化融合催生全球汉语热[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李剑;汉语学习热海外[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Y冒,

本文编号:2043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43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e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