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虚化动词“进行”的认知语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0 12:41

  本文选题:进行 + 虚化动词 ; 参考:《汉语学习》2012年04期


【摘要】:"进行"虚化的语义源自跨域投射,即作为"物理空间移动"的语义结构被抽取出来,用于范畴化"随时间展开的事件"这种概念形式。"进行"自身所表示的过程具有抽象性,必须依赖于其他过程来实现,从而体现出认知上的虚拟性。"进行"的句法特征和语义限制都是由此生成的语义结构的自然体现。
[Abstract]:The semantic meaning of "performing" virtualization is derived from cross-domain projection, that is, it is extracted as a semantic structure of "physical spatial movement" and used to categorize the conceptual form of "events unfolded over time". "the process represented by itself is abstract and must be implemented by other processes, thus embodying cognitive virtuality." The syntactic features and semantic limitations of "go" are the natural embodiment of the resulting semantic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名词性谓语句的认知研究”(项目编号:11YJC740080)的部分成果,同时也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英语访谈节目中模糊语言的批评话语分析”(项目编号:10YJA740041)的资助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蔡文兰;“进行”带宾问题[J];汉语学习;1982年03期

2 周刚;形式动词的次分类[J];汉语学习;1987年01期

3 周小兵;“进行”“加以”句型比较[J];汉语学习;1987年06期

4 姜自霞;丁崇明;;虚义动词的完句功能及特点——以“进行”为例[J];汉语学习;2011年02期

5 宋玉珂;“进行”的语法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年01期

6 袁杰;夏允贻;;虚义动词纵横谈[J];语言研究;198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刁晏斌;虚义动词论[D];南开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强;说“很+不V”[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2 杜群尔;;现代汉语形式动词自身特征与一般动词比较[J];才智;2010年21期

3 刘红梅;;“不+V_1+N_P+不+V_2”式的不对称现象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4 王华;;小句宾语句陈述类动词整合特征分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4期

5 蔡雯婷;;试论现代汉语中粘着虚义动词“给以”的语义传承[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高霞;曹晓宏;;现代汉语“了”、“着”、“过”的相关研究综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安晓萍;;试探单音节动词“断”的自动词化[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6期

8 付习涛;;关于构式“有+VP”[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杨国文;;“动词+结果补语”和“动词重叠式”的非时态性质[J];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10 高明乐;试谈框架核心分析法和格理论[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仇伟;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卡依沙尔·艾合买提;现代维吾尔语情状类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胡晓慧;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德岁;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叶枫;基于制约条件的英语语篇语义分析及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吴春红;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汪梦翔;对象格语义范畴及其相关语法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姝;紧缩及其句法语义后果[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鞠金城;韩国语汉字词“(?)”的意义和功能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艳艳;“V一把”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佳;现代汉语特殊结构“V+得+发+X”[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倩;“(形+名)+动”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尹方园;“VA”动结式表层语义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平;苍溪方言体貌范畴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9 王伟业;《战国策》连动结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洋;对外汉语教学表将来词汇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德熙;现代书面汉语里的虚化动词和名动词 为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而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2 高永安,康全中;“做”“作”两个字的关系[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徐流;从汉语词汇史角度论“为”与“搞”[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4 仇伟;;乏词义结构的认知及功能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刁晏斌;虚义动词论[D];南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光鹏;;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信息生产力[J];科技信息;2010年30期

2 于子茄;;浅谈网络暴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3 谢俊;;中国传统文化对自我虚拟性存在的考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曹先兵;;数字绘画的多元化特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5 孔小满;;浅论动画的假定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4期

6 武锐;;论写实性和虚拟性[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8期

7 王晓晶;詹秦川;;电影游戏——当代艺术新形态[J];电影评介;2010年06期

8 王静;;探析动画片中的“虚拟性”对审美教育的影响[J];装饰;2011年05期

9 余瑞祥;;公共空间道德边界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媒体时代;2010年10期

10 田文琪;评主从复合句语义结构分类法[J];中国俄语教学;198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宪武;;虚拟性爱——当代性科学研究的新课题[A];中国性学会第五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2 吴颖;;颜色形容词的语义结构和“白”“红”的语义模型[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3 白钦先;;金融虚拟性演进及其正负功能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4 胡凤国;傅爱平;;汉语粘合式名词短语语义结构信息数据库[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许小星;亢世勇;;基于标注语料库的主谓谓语句的语义分析[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洪忻;任燕;;中软译星机器翻译系统翻译质量改进策略[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苏岚;;四种隐喻意义结构下的隐喻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8 许小星;亢世勇;;基于标注语料库的“被”字句语义分析[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吴晨;张全;缪建明;韦向峰;;自然语言语义理解下的信息检索模型[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宁琦;;俄语非动词述体配价的研究[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超元;论虚拟性实践[N];光明日报;2001年

2 高鹏鹤;网络的虚拟性与人的社会现实性[N];网络世界;2000年

3 本报记者 焦雯;宋昌林代表:京剧应以继承为主[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黄哲雯;“网上自诊” 的痛与无奈[N];工人日报;2009年

5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王军;现代官员的“第五习惯”[N];湛江日报;2010年

6 仝凤琴;继承发扬戏曲的虚拟性[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吴定平;消除“网络暴力”须综合治理[N];武威日报;2008年

8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检察院 马江领;浙江余姚:积极回应,化解网络危机[N];检察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磊;网络应该给青少年带来什么[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10 张正贵;大学生京剧态度调查[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春阳;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名+名”逻辑语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郑继娥;殷墟甲骨卜辞祭祀动词的语法结构及其语义结构[D];四川大学;2004年

3 郝斌;俄语简单句的语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朱彦;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景霓;毛南语动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杨梅;阿美语动词的语义特征及结构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颜红菊;现代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郑敏惠;古代书画审美语素“气”的多维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潘泰;现代汉语移动义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春玲;弱智儿童语义加工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黎明;俄汉语SVO结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张俊宾;《诗经》复合词语义结构探析[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3 袁道瑞;基于语义结构理论的精神病学教学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苏岚;从隐喻的主要语义特征看《老人与海》十种译本的隐喻再现[D];贵州大学;2008年

5 赵晓华;现代汉语支配式双音复合动词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6 陈海霞;复合名词作宾语和状语的条件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琪;评价性形容词在小句中的语义结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叶枫;英语结果性构式中的动词语义分析[D];上海理工大学;2004年

9 杨丽华;“拒绝”言语行为的跨文化语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齐建涛;从“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看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44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44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f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