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彝语派生名词构词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6 18:19

  本文选题:粘着语素 + 派生名词 ; 参考:《民族语文》2012年03期


【摘要】:文章对彝语派生名词构词法进行形类描写。根据Beard所提出的派生类型,认为彝语里具有特征值转化派生、功能性派生、转类派生、表达性派生等派生类型。本文采用Packard的完形词概念对彝语构词现象进行考察。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ormation of derived nouns in Yi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derived types proposed by Bear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Yi language has such derivation types as eigenvalue transformation, functional derivation, transclass derivation, expressive derivation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Packard's concept of Gestalt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of Yi words.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节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
【分类号】:H2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J.L.Packard ,杨亦鸣 ,余光武;《汉语词法:语言学和认知的研究》评述[J];当代语言学;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学达,唐芸;从语音对比分析看毕节地区汉、彝、苗语诸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2 毕节师专英语系第一科研课题组;毕节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母语影响英语学习情况调查[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1期

3 吴勰;;通用彝文信息化字库建设[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4 王雪婷;;略论彝族歌谣语言的文化蕴涵[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5 王秀云;;彝-汉语四方方位词的理据异同探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朱红;;上古第一人称代词“余(予)”的语用功能考察[J];古汉语研究;2012年02期

7 王静;;汉语词汇化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10年03期

8 冯时;;山东丁公龙山时代文字解读[J];考古;1994年01期

9 杨家丽;;彝英语语言文化的相关性对比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1期

10 杨家丽;;从语言世界观的角度对比研究英彝语语音[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Jerold A. Edmondson;;REGISTER EFFECTS IN THE VOWELS OF YI AND BAI COMPARED TO THOSE OF AKAN AND KABIYE:DIFFERENCES OF THE VENTRICULAR AND ARYEPIGLOTTIC FOLDS (SOURCE) AS CORRELATES OF FORMANT FREQUENCY AND BANDWIDTH[A];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黄建明;;论彝文造字法[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3 樊秀丽;;大凉山彝族的民族表象和宗教仪礼——一种动态的归属集团表象的视角[A];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小群;湘南土话代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黎意;汉藏语述补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孙艳;汉藏语四音格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吴东海;傣语四音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朱建军;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静;藏缅语宾语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杨梅;现代汉语合成词构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彦洁;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闻静;汉藏语系“的”字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双云;汉语动词后时量、动量、名量成分不同现情况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静;凉山彝语“水田话”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严薇;五色凉山[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4 杨家丽;石林县彝族撒尼学生的母语(彝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彭伶楠;现代汉语双音词“X了”的虚化与词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施璐;双柏彝族学生汉语普通话语音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蔡甜;“可是”“但是”“只是”的词汇化[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吴碧辉;湖南省凤凰县落潮井乡勾良村苗语语素的成词能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蒋仁萍;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类型学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汤晓玲;“算了”的词汇化过程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J.L.Packard,左岩;《汉语构词的新研究:现代和古代汉语的词法、音系和词汇》评介[J];当代语言学;2000年04期

2 杨亦鸣,曹明,沈兴安;国外大脑词库研究概观[J];当代语言学;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仲莉;;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4期

2 张云云;;科技英语词汇构成面面观[J];价值工程;2011年25期

3 贾金祯;;英语新词的构词方式及其翻译方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7期

4 马丽娜;;英汉构词法对比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5 周洁;;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8期

6 朱锐;;甲骨文复音词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7 董维纳;;《搜神记》复音实词的构词法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8 王远;;如何学习航海英语词汇[J];天津航海;2011年02期

9 叶黑龙;;析佤语的构词法[J];语文学刊;2011年09期

10 司爱侠;张强华;;电子商务英语新词的构成与翻译策略[J];电子商务;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玉荣;;大学英语的构词法教学[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孔祥卿;;彝语“哎哺”与汉语“阴阳”[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杰;;俄语人名称谓形式与人称代词ты/вы用法[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蕾;;词根与构词法——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关键[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普忠良;;彝语社区的彝文规划及其实践[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杨杰;;俄语人名称谓形式与人称代词ты/вы用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杰;;俄语人名称谓形式与人称代词ты/вы用法[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晗;;英汉构词法对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张斌华;;浅谈盐城地名的构词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艳华;亢世勇;;基于数据库的新造词语的构词法研究[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阿牛尔一;全国彝语翻译专家会在丽江市举行[N];凉山日报(汉);2010年

2 本报记者魏春华;嘴里说彝语 手上写汉字[N];检察日报;2011年

3 康小玲;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南民大举行[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米色你阿木;青春谱写无悔师情[N];凉山日报(汉);2009年

5 苏天浩 本报记者 张丹平;46个乡镇村民登台宣讲 禁毒防艾“全动员”[N];凉山日报(汉);2010年

6 本报记者 吉洛打则;让彝语渊源流长[N];凉山日报(汉);2008年

7 阿克鸠射 吉史尼古;彝语相声 风磨彝乡[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沈虎子;翁古木依:彝语翻唱外国歌曲第一人[N];凉山日报(汉);2007年

9 卢泽松邋本报记者 黄巧娣;大山深处的守望者[N];乐山日报;2007年

10 实验高中 杜娟;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拼缀构词法[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启强;英汉构词法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志生;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朱刚q;西周青铜器铭文复音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何爱晶;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与词汇学习[D];西南大学;2009年

5 褚福侠;元曲词缀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王洁;区域变异与互动视角下的华语新词新义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杨梅;现代汉语合成词构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鲜益;彝族口传史诗的语言学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朱建军;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田静;藏缅语宾语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埨;在构词法理论框架内的中德汽车词汇对比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静;英语和彝语词汇对比研究[D];西华大学;2007年

3 任红霞;应用构词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霞;多功能汉彝电子词典的软件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秦韶云;阿拉伯语词汇的发展途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王业奇;汉语词的滋生问题略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鹏;《红楼梦》词缀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赵海霞;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方法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曹洁;关于“和制外来语”语构成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张晓瑜;大学新生运用联想记忆法在词汇学习中的效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70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70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1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