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双语词典释义的自主——依存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7 19:56

  本文选题:释义 + 自主 ; 参考:《辞书研究》2012年03期


【摘要】:释义是词典编纂的灵魂,因此研究双语词典的释义模式对完善和提高双语词典的编纂水平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双语词典释义的多元本质,并阐述其意义表征中的自主—依存模式。结果表明:这种特定的结构模式存在于义项粒度、义项结构和义项表征模式等方面,并表现出相对性特征。
[Abstract]:Interpretation is the soul of dictionary compilation, so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mode of interpretation of bilingual dictionary to perfect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bilingual dictionary compil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luralistic nature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bilingual dictionaries and expounds the independent-dependent model in its meaning represen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particular structural pattern exists in the grain size of the mean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meaning and the pattern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meaning, and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lativity.
【作者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英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外汉语学习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08XYY009) 重庆市教委科研项目“内向型汉英学习词典多维释义模式的构建”(11SKJ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盛桓;;自主和依存——语言表达形式生成机理的一种分析框架[J];外语学刊;2007年02期

2 章宜华;;认知语义结构与意义驱动释义模式的构建——兼谈外汉双语词典的释义性质与释义结构[J];现代外语;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邓琳;;大学生使用纸质词典与电子词典情况的调查分析[J];辞书研究;2006年01期

2 于屏方;动词义位例证的功用凸显和层级设置[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建华;;开篇的话[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冯用军;;在线双语词典互译模式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李晓丽;魏向清;;内隐学习特征研究对英汉学习型词典编纂的启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安民;王健;;从原型理论看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中词目义项的编排[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余丽娜;曾东京;;框架语义学在双语网络词典编纂中的应用——从FrameNet看语义和语法标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金忠;;对建构汉俄科技术语词典编纂理论的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飞;曾东京;;简评《现代英语惯用法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夏立新;;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双语词典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于应机;;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本质与特点浅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曾东京;赵会;;《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简化汉字本)成语收译中的若干问题[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2 王仁强;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3 陈万会;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相明;英汉学习词典的动词句法处理——基于句法理论的实证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2 陈靖;英汉学习型词典内的动词语法信息表现模式[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3 罗永胜;语用视角的施为动词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4 谢俊灵;论英汉学习者词典的翻译[D];厦门大学;2007年

5 胡剑亚;认知视角的汉英语文词典词类标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王磊;矛盾修辞生成和理解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张琳;移就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8 熊奕;生成整体论视角下歇后语的生成[D];河南大学;2008年

9 李恬;双关和仿体对应[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刘华文;试论英汉双语词典的认知模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徐盛桓;;常规推理与“格赖斯循环”的消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光蓉;;《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释义校补[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吴鹏;;“参省”释义考[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3 朱成华;;“王霸”补释[J];文教资料;2011年17期

4 张乐成;;浅析《汉语大词典》对“户”的释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5 朱成华;;《汉语大词典》“乘羡”释义商榷[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6 邹晓春;孙莉;;浅论情景模拟教学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7 曹海东;;“烿(烺可)”释义新探[J];语言研究;2011年03期

8 朱成华;;《汉语大词典》引“百姓颠蹶而不扶”之“颠蹶”释义商榷[J];语文学刊;2011年14期

9 余承法;;基于辞书和语料库的“哲”的语义考察[J];江汉论坛;2011年09期

10 崔乐;侯敏;;论外向性词典的简易性原则——基于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的编纂探索[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匡倩;;词语的表达色彩和释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力;;释义另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胡中文;;汉语词语的表达色彩与语文辞书的释义规范[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4 李尔钢;;论语文词典的专科词条及其释义[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5 巢峰;;专科词典释义十法[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6 关瑞明;陈力;;泉州官式大厝的词源及其读音释义辨析[A];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岩;;收词图新 释义求精——《最新中国新语词典》编纂一得[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红印;;颜色词的收词、释义和词性标注[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10 王楠;;《新华字典》释义的修订[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邹忠民;《中国书名释义大辞典》:有特色的辞书[N];协商新报;2008年

2 刘斌;汉字释义水[N];吉林日报;2000年

3 刘斌;汉字释义[N];吉林日报;2000年

4 刘斌;汉字释义 道[N];吉林日报;2000年

5 邹忠民;一部有特色的辞书[N];光明日报;2008年

6 许正元;“成语规范词典”不规范[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引甫;颇具特色的语文工具书[N];光明日报;2007年

8 刘德谦;休闲探索(一):汉语中的“休闲”语义辨析[N];中国旅游报;2006年

9 董琨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博导);瑕不掩瑜的优秀辞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杨乃乔;关于“poetics”的意义及其误读[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宝红;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朱习文;古天文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4 黄友;转述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胡丽珍;《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吴汉江;汉语物象词语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赵小兵;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基本词汇自动识别与提取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木拉特(VELMYRAT ANNAYEV);从《汉土词典》的编写看双语词典编写的若干问题[D];山东大学;2008年

9 吕浩;《篆隶万象名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崔泰勋;《汉语大词典》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群英;评价词组释义和句子释义在生词的理解和运用上的有效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2 周道娟;《现代汉语词典》新旧版本动词、名词、形容词同一义项释义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3 齐艳艳;《现代汉语词典》单音节副词词性标注、释义及条目分立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4 商艳涛;《篆隶万象名义》释义上存在的问题研究(部分)[D];河北大学;2003年

5 李晓锋;网络语言生成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傅启龙;释义在二语心理词汇重建中的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沈桂丽;现代汉语的语词定义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根平;经学背景下的《说文解字》[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柳燕妮;副词的分类与释义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段黎明;《世说新语》的词语研究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75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75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2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