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言域的句法分析——以粤语“先”为例

发布时间:2018-07-01 18:14

  本文选题:言域 + 义务情态 ; 参考:《语言科学》2012年01期


【摘要】:刘丹青(2008)参照沈家煊(2003)提出的"行、知、言"三域的框架,认为粤语的后置成分"先"具有跨域的用法。文章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粤语"先"的语法特点,并从句法学的角度,分析表示言域的"先"的句法地位。
[Abstract]:Liu Danqing (2008), referring to the framework of "action, knowledge, and speech" proposed by Shen Jiaxuan (2003), thinks that the latter element of Cantonese, "first", has a cross-domain usage.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continues to explore the grammatical features of the Cantonese word "first", and analyzes the syntactic status of the "first" expression of the speech doma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ntence jurisprudence.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
【基金】:香港特别行政区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General Research Fund,GRF)项目“On the Discontinuous Constructions in Cantonese”(编号:CUHK5493/10H)的资助
【分类号】:H1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邓思颖;;粤语框式虚词结构的句法分析[J];汉语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徐盛桓;充分条件的语用嬗变——语言运用视角下的逻辑关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徐李洁;英汉条件句:if与“如果”和“如果说”[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曾立英;从认知角度谈“小句宾语”[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储泽祥;“十五”期间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J];汉语学习;2005年01期

5 徐李洁;IF-条件句分类再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高增霞;连动结构的隐喻层面[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1期

7 廖巧云;英语实据原因句探微[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宛新政;;“ V就V在P”格式的语义结构和语用功能[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方向红;基于内涵逻辑的现代汉语连接词及关联句式语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淑静;If条件句与常规关系[D];河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丽;揣测语气和揣测语气副词[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玲;汉语复句的虚实转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孔力雅;“如果”类假设关联词的多角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4 鲁素霞;现代汉语“V就V在P”格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冠明;汉语单音情态动词语义发展的机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3 陈前瑞;句尾“了”将来时间用法的发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4 金立鑫;试论“了”的时体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勇;;在“是”和“不是”之间:归一性、情态和否定[J];外国语文;2009年02期

2 沈家煊;;三个世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6期

3 肖治野;;副词“也”的行域、知域和言域[J];浙江学刊;2011年04期

4 肖治野;沈家煊;;“了_2”的行、知、言三域[J];中国语文;2009年06期

5 王丽香;;总括范围副词“都”与“一概”的行知言三域及相关问题[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敏;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句法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88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88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e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