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多维协作视阈下的企业外宣翻译

发布时间:2018-07-02 11:06

  本文选题:企业外宣翻译 + 多维协作 ; 参考:《企业经济》2012年12期


【摘要】:中国企业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作为沟通桥梁的外宣翻译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成功的外宣翻译应是一个多维协作的文化创意过程。本文针对中国企业外宣翻译中的问题,提出企业外宣翻译应采用以译者为主体的多维思路协作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多维管理协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实施翻译质量控制,提高服务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公共外交水平。
[Abstract]:As a bridge of communication, the translation of foreign propaganda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enterprises' success in the process of "going out". Successful translation should be a multi-dimensional and collaborative process of cultural creativity. 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foreign public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enterprises' foreign publicity should be controll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thinking cooperation with the translator as the main body and multi-dimensional management cooperation with the enterprise as the main body. Improve the level of public diplomacy of service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going out".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省翻译协会;上海外国语大学;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赖yN华;;江西省外宣翻译多维协作文化创意产业构建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外宣传为契机[J];企业经济;2011年08期

2 吴建;张韵菲;;企业外宣英译:一个多层次重构的过程[J];上海翻译;2011年01期

3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年06期

4 黄友义;;从翻译工作者的权利到外宣翻译——在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翻译;2005年06期

5 袁晓宁;;以目的语为依归的外宣英译特质——以《南京采风》翻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0年02期

6 陈刚,俞旭燕;论中国企业外介翻译的学术与行政管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黄友义;;推动翻译立法,促进翻译行业的健康发展[J];中国翻译;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岚;;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对外宣传材料英译的原则——以北京奥运会对外宣传材料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杨司桂;冉隆森;;从顺应理论看旅游景点翻译的变通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张枝新;陈光明;;传播学视角下辜鸿铭的儒家文化外宣翻译解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戴丹;;熟词的“诱惑”——论英译汉中常用词的误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5 段清香;;河南省旅游景区英文公示语的错误分析及改正建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6 钟俊;邝江红;;从接受角度看桂林市公示语英译问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朱婧妍;;认知隐喻与口译[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曹韵;;外宣翻译的策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5期

9 郭艳玲;郭满库;;口译记忆的心理学基础及对教学的启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谭碧华;;从莱思文本类型学理论的角度论公示语汉英翻译的新原则[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曹娴;;释意理论视角下《高老头》的两个译本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林国华;;口译中的原语效应[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莲花;;赣州市公示语英译造成的功能扭曲及其改善措施[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臧国宝;张小波;;“翻译文化观”与“目的论”观照下公示语翻译构想——以雷州半岛公示语为例[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齐伟钧;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贾丹;反思法视角下的口译课堂教学教师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谌莉文;口译思维过程中的意义协商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徐翰;本科英语专业技能化口译教学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肖群;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窦卫霖;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刘庆雪;跨学科视角下的口译交际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湛意;口译理论新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莎;论合作原则在会议口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冬萍;从目的论角度看口译中的积极性叛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赵艳;内容记忆法及其在交替传译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胡婕妤;一项关于主位推进模式在汉英交替口译中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吴秋静;礼貌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婷;新闻发布会口译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徐娜;基于文本类型理论的企业简介汉英翻译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罗小波;政论文英译:顺应论的理论与实践[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孙磊锋;科技英语现场口译及译员素质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增流;朱玉彬;;安徽外宣翻译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的构想[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袁晓宁;;语篇翻译中的重构现象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赖华;许春香;;标记理论在企业广告英语中的应用[J];企业经济;2009年12期

4 林克难,籍明文;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J];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03期

5 汤富华;企业对外推介英译的文体与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2000年06期

6 平洪;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2年05期

7 杨柳;文化资本与翻译的话语权力[J];中国翻译;2003年02期

8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年06期

9 袁晓宁;外宣英译的策略及其理据[J];中国翻译;2005年01期

10 袁晓宁;;以目的语为依归的外宣英译特质——以《南京采风》翻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小慰;;福建外宣翻译的现状与对策[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秀莹;;主体间性与译者主体性[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罗列;;论译者“创造性叛逆”的主体间性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赵荣;;文献“摘要”翻译的翻译[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李志凌;;汉诗英译视域下译者主体构成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万正发;;评《醉翁亭记》英译的译者主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杨欢欢;任静生;;从《虞美人》译本比较谈译者的主体审美性[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徐岚;;后结构主义翻译研究范式中的译者主体性[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张小林;王爱华;;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意识形态研究——《麦田里的守望者》不同译本脏话翻译差异的原因探析[J];知识经济;2009年05期

9 黄书丹;许智坚;;浅议译者身份及其主体性的演变[J];龙岩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陈樱之;;从解构主义角度看Of Studies三个中文译本[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永红;;翻译研究的女性视角[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曾利沙;;论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学理性基础[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人民大学 王建华;简谈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化能力培养[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雪;多元调和:张爱玲翻译作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谢华;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亚楠;译者主体视角下的翻译选择[D];广东商学院;2012年

2 王东升;译者主体性的阐释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白天;译者主体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马秋利;译者主体的互文性视角[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成天娥;从旅游资料的翻译论译者主体研究的意义[D];西北大学;2005年

6 王爱珍;论译者的文化身份[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满芸;论翻译的两难境地[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李志凌;论中西译者汉诗英译中诗艺关怀的生成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8年

9 丁艳;翻译的主体间性[D];安徽大学;2007年

10 李为为;实践哲学视角下的翻译主体间性[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89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89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a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