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论西方哲学对修辞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8-14 09:39
【摘要】:作为语言学基础学科的修辞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西方哲学密不可分,西方哲学为修辞学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参照和方法论支撑,西方哲学关注焦点和理论范式在各个发展阶段的演变更替对修辞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修辞学研究中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倾向的出现正是西方哲学思潮直接作用的产物。现阶段,哲学和语言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修辞学研究的发展,赋予了修辞学研究更加强大的辐射力和阐释力。
[Abstract]:Rhetoric, as a basic subject of linguistics, has been closely related to western philosophy since its birth. Western philosophy provides basic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methodological support for rhetoric. The focus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oretical paradigms at various stages of development have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rhetoric research. The emergence of two tendencies of scientism and humanism in the study of modern rhetoric is the product of the direct action of western philosophical thoughts. At present, the deep combination of philosophy and linguistics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rhetoric research, and endows the study of rhetoric with more powerful radiating and explanatory power.
【作者单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欧亚语系;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汉军;;修辞的运作原则和美学理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孙汉军;;修辞学研究的四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守义;;培养“文学能力”,提升学生素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于敏;;从伯克的认同说看耽美小说的流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3 宗守云;胡蓉;;建构主义的修辞观及其价值和局限[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4 曲宁;;从大学生写作探析网络语言误用的文化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张瑾;王爽;;西方主流媒体对重庆大轰炸的报道分析——以《纽约时报》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李艳芳;;从排比示例管窥修辞学与认知科学的关联性[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郭晶英;;外籍犯处遇现状的话语构建[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崔方荣;;商标语言的“修辞幻象”探略[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丁云亮;;试论媒介话语的表征功能[J];东南传播;2012年01期

10 张宗正;宏观视野下的行为修辞[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惠玲;话语维度下的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薛婷婷;我国对外报道新修辞情境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杨家勤;英语演讲修辞性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纪蓉琴;主体间性视阈下的译者元语篇意识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张小山;齐美尔社会研究方法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林大津;跨文化言语交际:互动语用修辞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方珍平;表达的认知量度观[D];复旦大学;2006年

10 董天策;消费时代的中国传媒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湘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与媒体沟通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晓燕;“偷窥”事件:余华《兄弟》的修辞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蹊;伯克新修辞学视角下的英汉电视脱口秀对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贺进;沉重的叙事与意义的探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权新;矿难新闻报道研究: 历史、框架及策略[D];西北大学;2011年

6 田建龙;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境现状及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李贤斌;传媒语言中的非言语修辞[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8 乔月涛;文学语言解构性修辞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肖利庆;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复仇母题[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刘文婷;修辞学视野下的俄罗斯政治演说分析[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小所;;谈谈修辞学和语言学的关系[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04期

2 孙汉军;;修辞学研究的四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金立鑫;;中国修辞学的重新定位和研究方法的更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彭炫;温科学;;当代语言学的修辞学视角[J];外国语文;2010年01期

5 谢新卫;;谈谈王希杰“三一”语言理论的语言观[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班兴彩;;谈谈汉语修辞学研究的对象[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7 高万云;曲金;;胡裕树先生对中国修辞学的贡献[J];汉语学习;2007年03期

8 高万云;鹿晓燕;;关于修辞学理论与方法的再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商珍;;修辞学浅述[J];考试周刊;2009年28期

10 刘媛媛;曾毅平;;学科融通视角下的修辞研究——中国修辞学会2009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修辞学习;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荣馨;;大力倡导修辞学研究的辩证法——兼论中国修辞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2 高万云;;王希杰的修辞学研究三论[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高万云;;王希杰语言学研究的整体评价[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4 苗杰;;王希杰“潜”“显”理论再评——《修辞学通论》读后[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秦旭卿;李胜昔;;《修辞学通论》:理论修辞学的科学化和精致化[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鞠玉梅;;关于修辞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施发笔;;全面解读王希杰的一本好书——聂焱《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读后[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殷相印;;王希杰的人文主义修辞观[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江平;;走进王希杰修辞学理论体系——再评《王希杰修辞学论集》[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于根元;;20世纪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学纯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研究与公共阅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金福;语言学研究“升温”[N];光明日报;2004年

3 山东;世界汉语修辞学会举行首届年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4 戴庆厦;西部开发与语言学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盛玉麒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语料库方法:语言学研究的范式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本报通讯员 邓虹、程秀丽  本报记者 郭扶庚;语言学研究跨越式发展令人瞩目[N];光明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光辉 王媛媛;首届云南省语言学研究精英论坛在楚雄师院举行[N];楚雄日报(汉);2005年

8 熊轩;《语言与语言学百科全书》出版[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9 赵世开;语言学研究在中国:回顾和展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通讯员 王树丰 记者 徐华;中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成立[N];河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尉万传;幽默言语的多维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刘金明;互文性的语篇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4 朱磊;现代语言学文本中现代汉语的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周瑞敏;诗歌含义生成的语言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芷;汉西附着现象的平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张春雷;《经律up相》up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仲鸣;香港三及第文体的流变及其语言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9 廖艳君;新闻报道的语言学研究:消息语篇的衔接和连贯[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彭艳;短语结构语法与依存语法的心理现实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莱;论经济学原理在语言学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D];复旦大学;2009年

2 张传彪;当代流行歌名语言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刘秀艳;试论跨文化交际学的语言学研究路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丽辉;岳麓山大学城店铺名称的语言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任小燕;南京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洪志英;从修辞的角度重新审视理查斯的“意义理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邹爱琴;徐通锵字本位理论述评[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冯文贺;基于语病评判的语言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程艳梅;贾公彦语言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芸;现代维吾尔语动词的配价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182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82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0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