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二语教学中的有效互动分析
[Abstract]: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terac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In online teaching, bulletin boards, message boards, mail systems, individual tutoring systems and other tools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intera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interaction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by taking four online language course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115 network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as example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nonlinear teaching activities, immediate teaching feedback and learning goal relevance are the main factors to enhance effective interac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network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作者单位】: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2011年度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项目“基于现代网络和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多边互动’外语自主学习平台研究开发”(项目编号:2011R1005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柯应根;;回顾与前瞻:多媒体英语教育发展[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刘显亲;网络英语教学互动模式研究之重要学习者课题[J];外语电化教学;2004年06期
3 贾国栋;现代网络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基于校园网的教学模式设计与试验研究[J];外语界;2003年06期
4 丰玉芳;蔡玲;;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卫芳;;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贺新;;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的支架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王乃换;商梅雅;;“小学教师英语口语能力培训”项目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潘妮;程家惠;;民族边远地区大学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刍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0期
5 李明;;借助网络多媒体创建自主型综合英语教学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7期
6 孟菲;;大学英语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4期
7 徐国辉;;英语网络资源课程的实践与反思[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卢玉奎;李建昌;张艮山;;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09年08期
9 朱蕾;郭琳;;关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0年20期
10 许莉莎;;高等学校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史正永;;网络英语教学的五大因素及其相互关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宋达;张佳丽;;关于建立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人机结合教学模式和测试体系的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夏晓红;张扬;谭红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升针推专业《医学英语》教学质量[A];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针灸教育与腧穴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夏晓红;王茎;;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升针推专业《医学英语》教学质量[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征;英语课堂多模态读写能力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蕴;混合式学习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翠娥;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互动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覃文汇;基于网络的广西专业英语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房君;网络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行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玉环;高职院校大班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分析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管肖霞;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研究:问题与方向[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向华;非英语专业学生项目研究性教学的实证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7 陈旭;混合学习模式下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毕灵玲;农科有机化学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孔剑峰;网络信息环境下自主式化学学习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贺新;支架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网络听力课程中的应用[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下)——四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2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3 程东元,沈彩芬;建构主义教学法与外语视听说课[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4 张文忠;;英语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10期
5 林莉兰;;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研究——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实验[J];外语研究;2006年02期
6 侯万春;建构主义教学观与大学外语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何高大;多媒体技术——跨文化交际的革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王小凤;肖旭华;;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华立群;;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应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10 谭业升;建构主义翻译教学刍议[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俭明;;全球汉语热背景下的两岸汉语学界合作的内容和思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付江;;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网络课程系统结构设计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年25期
3 李柔;;基于全球性互联网电话的“一对一”对外汉语同步教学初探索[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4 张钟佩;;汉语网络教学中的任务设计[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5 京田典子;吴春相;;一体化小步累进式学习法的教学策略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韩亚文;;语言学习中重述的研究现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陆瑜;;清风扑面,快乐随行——评《汉语阅读课本——中国那些事儿》[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年01期
8 肖丽霞;;双语教学中音变偏误试析与对策[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梁宇;;基于“学习者感受”的体验式国际汉语教材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10 邓小宁;;汉语“N+V+得+A”句式的习得过程考察——基于100万字中介语语料库的统计分析[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玲玲;;普通话口语交际网校构建设想[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余瑾;;汉语国际推广若干问题思考[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3 姚覃军;;水书翻译刍议[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4 甘春妍;邱月;阮明华;;粤方言为母语的学生PSC案例分析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孔江平;;普通话语音多模态研究与多媒体教学[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德韵;;多媒体技术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8 李青洋;;语言迁移和双语者的可能性——对三个非汉语为本族语者的案例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春晖;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促进应用写作教学之探索[N];科技日报;2008年
2 尔东;新型实用的普通话教程[N];太原日报;2006年
3 周玮;在世界范围内弘扬汉字文化[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4 范谷枫;普通话教学之我见[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5 芮东莉;译介工作:永远的桥梁工程[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6 成铭;汉语和英法德等10种外语互动学习平台建成[N];光明日报;2007年
7 董洪亮;“汉语托福”明年大调整[N];人民日报;2006年
8 周玮;汉语和英法德等外语,互动学习平台建成[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赵丹琦;母语生存的未来之路[N];新华日报;2006年
10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齐沪扬;汉语国际推广需要语言文字规范化[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蒋荣;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互动与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习得效应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何静;第二语言伴随性词汇习得中任务含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璐;课堂教学中的动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应真箭;二语词汇学习软件中的词聚合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任庆梅;构建外语环境下的中介语发展认知心理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薛常明;英语母语者对汉语非宾格动词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10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玉华;初级汉语综合课网络教学答疑系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2 党翠;韩国汉语学习者畏难情绪对策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志超;对外汉语口语网络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曾曦;匈牙利汉语学习者现状分析与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三龙;泰国汉语学习者对比语音偏误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琴;从话题兴趣角度调查对外汉语教材与学习者匹配情况[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陈琴;从话题兴趣角度调查对外汉语教材与学习者匹配情况[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乔多诺娃;针对POLYGLOT培训学校初级B班学习者的综合课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翟明女;国内外汉语CAI研究状况及对比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王丽诗;Skype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口语课程的设计[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91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9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