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动宾搭配内部差异性及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20 09:37
【摘要】:从大规模语料库中考察汉语常用动词组成的动宾V+N①的搭配情况,发现动宾搭配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其主要表现为:动词组成的动宾V+N的数量存在差异;动宾V+N中名词的数量及其分布形式呈不均衡态势,存在高频搭配及高频名词。笔者运用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词库理论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阐释,认为形成差异性的原因既包含语言内部因素也包含语言外部因素。
[Abstract]:The collocation of verb-object VN1, which is composed of common verbs in Chinese, is investigated from a large-scale corpu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collocation of verb-object, 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as: the number of verb-object V _ N of verb composition is different; The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nouns in VN are unbalanced, and there are high frequency collocation and high frequency nouns. The author uses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mental lexicon theory to explain this linguistic phenomenon and holds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 include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of languag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青年项目(11YJCZH101)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WJQ2011031)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武成;;跨文化交际中话语适切度的认知理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李葆嘉;汉语的词语搭配和义征的提取辨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张国宪;;单双音节动作动词搭配功能差异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先华;;唐诗词语隐含义个案考察及相关问题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杨运庚;;牛蹄赣语方言中ABB式状貌词的特点初探[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邱庆山;;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4 钱旭菁;;汉语语块研究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杜焕君;;留学生学习汉语名词的偏误分析及其原因探析[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颜红菊;;复合词语义成分的符号实现[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李红印;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对语素、词的结合能力的说明[J];辞书研究;1999年05期

8 杨子菁;评三部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及对提高释义水平的思考[J];辞书研究;2001年04期

9 黄理兵;《现汉》词性显性标注的失误[J];辞书研究;2001年06期

10 苏宝荣;汉语语文辞书的词性标注及其对释义的影响[J];辞书研究;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思明;;词典使用技能教学的认知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王仁强;;汉英词典标注词类的六大好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蒋雪;;现代汉语连动式复合词释义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郑丽;;《新华字典》新旧版本“扌”部动词释义对比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苏新春;王惠;卢伟清;秦少康;;语言知识库的内化与细化——完善词义知识库之设想[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原新梅;;《现代汉语词典》3—5版对字母词语的语义类别和释义变化[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晓东;;“交费”与“缴费”[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舒雅丽;阮福禄;;略论双音节汉越词与汉语双音节词的异同[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涛;词汇函数的理论与应用[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肖珊;基于概念语义的言说动词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郭晓妮;古汉语物氃位移概念场词_Y系统及其发展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德岁;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祁世明;当代汉语变异的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氏贞英;汉语非文学文本越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微微;快乐类词语和痛苦类词语的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李晓晶;《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名词教学策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宫永利;《论语》心理形容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曹文明;俄语同义词的性质、功能与分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文峰;汉英饮食动词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6 周娟;《现代汉语词典》新旧版本多义词义项变化计量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7 涂舟;《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乙级词汇网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鹏飞;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名名复合词的语义分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9 钟鸣;汉英事件名词比较[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葛婷婷;英汉学习词典中多义词的义项划分[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魏本力;武成;;句法自为与认知语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李葆嘉;汉语元语言系统研究的理论建构及应用价值[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李葆嘉;论20世纪中国汉语转型语法学[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冉艺姣;;港台流行歌曲歌词中词语超常规修辞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2 赵建凯;;从动词后是否可以接宾语看汉语英语日语的相通之处[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3 赵艳萍;;认知语言学建构下的语用研究新视野[J];大家;2011年16期

4 张艳玲;;心理空间理论关照下的语篇回指[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梁丹;;探析言语艺术的奇葩——隐喻及其应用[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王龙贵;;语篇连贯性的认知识解[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7 俞炎q,

本文编号:2193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93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b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