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现代汉语“VP的NP”结构探源

发布时间:2018-08-20 18:05
【摘要】:现代汉语"VP的NP"结构最迟在明中后期已经形成。近代汉语中"VP得NP"结构十分丰富,然在现代汉语中多已不见使用。唯表示结果如何实现义的"VP得NP"结构却存留下来,发展为现代汉语的"VP的NP"。现代汉语中"VP的NP"结构中"的"的语法意义有结果义的痕迹,与动态助词"了"有同步引申的关系,文中界定其为动态助词。相关结构"VP NP的"中的"的"表示的是把曾经实现的事实再现成为事态,也就是表示事实的再现,与语气词"了"恰好形成对应,其性质为语气词。
[Abstract]:The NP structure of "VP" in modern Chinese was formed in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at the latest. The structure of "VP de NP" in modern Chinese is very rich, but it is no longer used in modern Chinese. The traces of the resultant meaning are synchronously extended with the dynamic auxiliary word "le",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dynamic auxiliary word in this paper.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阳春;确定"S+VP+的(+NP)"结构中"的"字归属之我见[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袁毓林;;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J];中国语文;2003年01期

3 冯雪冬;;《水浒传》“VP得NP”结构考察[J];作家;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施发笔;试论《水浒传》介词避复的技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赵Z,

本文编号:2194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94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7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