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青”类词

发布时间:2018-08-25 19:12
【摘要】:"青"因其表色的多样性一直倍受关注,但传统视角下对"青"的释诂尚有不足。汉语的"青"类词既可表绿色又可表蓝色并不是词义引申的结果,事实上在上古时期蓝-绿只是被当做一个颜色进行范畴化和词汇化。这种现象并非汉语特有,其他诸多语言也存在这种现象。"青"类词的黑色义是词义引申的结果,同时也有跨语言的共通性。"青"还可表紫蓝色,也是词义引申的结果。从跨语言的角度重新看待汉语的"青"类词,可以发现很多现象其实是紧密联系并可互相说明的。
[Abstract]:Qing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to because of its diversity of color, but the explanation of Qing is still insuffici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angle of view. The word "green" in Chinese can express both green and blue. In fact, in ancient times, blue-green was categorized and lexicalized as a color. This phenomenon is not unique to Chinese, but also exists in many other languages. " The black meaning of the word "Qing" is the result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word meaning, and there is also cross-linguistic commonality. Green "can also be expressed purple and blue color, is also the result of extension of word mea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language, we can find that many phenomena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can be explained to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近代汉语颜色词研究”(20100480419)
【分类号】:H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晟;;汉日基本颜色词的异同分析[J];汉字文化;2009年03期

2 吴宝柱;;论满语颜色词[J];满语研究;1992年02期

3 聂鸿音;;试析西夏语表“五色”的词[J];民族语文;1991年03期

4 蓝庆元;;壮语方言颜色词考源[J];民族语文;2007年05期

5 张积家;刘丽红;陈曦;和秀梅;;纳西语颜色认知关系研究[J];民族语文;2008年02期

6 王宇枫;;语言接触中的莫语颜色词[J];民族语文;2008年02期

7 姚小平;基本颜色调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01期

8 张启睿;和秀梅;张积家;;彝族、白族和纳西族大学生的基本颜色词分类[J];心理学报;2007年01期

9 伍铁平;论颜色词及其模糊性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年02期

10 张清常;汉语的颜色词(大纲)[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晓驰;隋前汉语颜色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莹莹;;基本颜色词语隐喻意义的现实来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韦宏;儿童文学多层次内容形式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3期

3 伍铁平;论人脑同电脑的“思维”、自然语言同电脑“语言”的区别[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4 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殷晓旺;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李文岩;;渗透新课程理念,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群体控制能力[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11期

7 顾红清;李世国;;灾区儿童心理抚慰产品设计思考[J];包装工程;2010年02期

8 文闻;;立体书设计与儿童创造力之关系探析[J];包装工程;2012年14期

9 许冬冬;;浅谈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成才之路;2010年16期

10 徐镇红;;教师情商对幼儿教育的影响[J];成才之路;2011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周健;;试论汉语教学的语感培养[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红印;;颜色词的收词、释义和词性标注[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4 俞红秀;;汉语基本颜色词联想意义之“两柄”修辞探析[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晓静;东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袁善来;比工仡佬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沈员萍;儿童公园主题与表达[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武金勇;先秦两汉绘画颜料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廖正刚;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允敬;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鹏飞;上海儿童体育消费现状的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陈可来;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平衡协调能力及心智方面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徐晓妹;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儿童心理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铮;英汉比喻类颜色词语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范诗言;成语颜色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艳艳;英汉基本颜色词义的跨文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伟艳;核心力量锻炼对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秀;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李红;我国儿童商品包装中的绿色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谢菁;中学语文“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联荣;词义引申中的遗传义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2 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张京菁;隐喻在词汇系统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王宁,黄易青;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论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彭宣维;认知发展、隐喻映射与词义范畴的延伸——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形成的认知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于逢春;论汉语颜色词的人文性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05期

7 符淮青;;《基本颜色词,其普遍性和发展》[J];国外语言学;1981年01期

8 石毓智;《女人,火,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么奥秘》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5年02期

9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10 范晓民;崔凤娟;;颜色词的认知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解海江;汉语编码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2 赵倩;汉语人体名词词义演变规律及认知动因[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龙丹;汉语“颜色类”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占平;;当代汉语词义演变理论述评[J];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04期

2 邵伟国;;绚丽多彩的颜色表达法[J];英语知识;1993年07期

3 孙光莹;;戏曲行业语的词义演变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玄贞姬;;朝鲜语AX式颜色词程度序列考察[J];民族语文;2009年05期

5 李倩;;“惭”、“愧”义变的条件、过程和动因[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胡丹青;;湖北大冶方言中的颜色词探究[J];文学教育(上);2009年02期

7 何广;李立群;;颜色词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8 李长云;;心理动词“怕”溯源考证[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董为光;;词义演变过程中的心理因素[J];语言研究;1990年01期

10 安兰朋;;词义引申研究概说[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求真;;词义引申中修辞现象的认知解释[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2 牟萍;;俄汉词义演变轨迹与思维走向[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牟云峰;;感觉类形容词的词义演变——从自身感觉到认知世界[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俞红秀;;汉语基本颜色词联想意义之“两柄”修辞探析[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盛男;李福印;;从“朝”与“暮”的词义演变看汉语语言及思想中的时间构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李行健;;词义的演变漫议[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7 牟萍;;俄汉词义演变轨迹与思维走向[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谭慧敏;左飚;;词汇语义、认知心理与社会文化—由同志的词义演变调查所引发的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许敬生;;简论中医古代文献在古汉语研究中的价值[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年

10 马景仑;;《广雅疏证》所涉“正反同词”现象成因探析[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树先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寻找词义演变的奥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杨著清 山西财经大学;汉日基本颜色词的隐性意义[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姜俊俊邋记者 余传诗;较全面系统整理殷墟甲骨文词义的首部专著问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黄媛;板凳甘坐十年冷[N];联合时报;2007年

5 朱建平;中医术语须加紧规范[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刘永耕;同音字构成的异形词应该怎样统一[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7 刘红花;通向古代文化之道[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解玺璋 北京日报社;逛一逛黄氏语词“超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谢卫群;学英语,松了大人绑了孩子[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刘坤生;在实事求是中创新[N];文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正刚;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侯立睿;古汉语黑系词疏解[D];浙江大学;2007年

3 李宇宏;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引申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倩;敦煌变文单音动词词义演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武文杰;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赵鸿君;“五经”、《尔雅》与《黄帝内经》病症名词的比较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何书;《说文通训定声》的词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建姣;东汉砖文虚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胡世文;黄侃《手批尔雅义疏》同族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魏兆惠;两汉语法专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荣范;《广雅疏证》类同引申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李建清;《说文广义》“借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3 钱海峰;《颜氏家训》名词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4 赵蕾;汉语基本颜色词意义发展演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严钦霞;英汉基本颜色词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娄小琴;韩汉基本颜色词对比[D];延边大学;2012年

7 王业兵;从语境角度考察词义演变的规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田志君;英汉形容词性基本颜色词语言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袁贝贝;翻译协调理论关照下的汉英基本颜色词翻译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10 戚伟良;词义引申的认知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03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03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e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