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英语国家学生汉语无条件关系复句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发布时间:2018-09-06 07:29
【摘要】:汉语无条件关系复句是由无条件关系结构构成的;而英语中在表达“无条件关系”这一概念时,既可以用结构表达,也可以用词汇表达。本文在对比汉英无条件关系表意的差别以及汉语无条件关系和让步关系的差别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介语语料,归纳出英语国家学生习得该语言点时常见的偏误类型,设计测试卷,实际验证学生在习得该句型时常出现的偏误,并逐项加以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全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总结归纳了前人对汉语无条件关系复句表述的研究情况以及英语中特殊疑问词在表达无条件关系时的应用。 第二章,阐述了汉语无条件关系复句的逻辑、语义特征和形式特征,并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汉、英无条件关系表意的异同。进而发现:英语中用结构表达无条件关系时,要么只有“前项”标记,如特殊疑问词加“ever”,“no matter”加特殊疑问词,迁移至汉语中就容易造成学生习得汉语无条件关系复句时漏用后项关联词的偏误;要么直接用any, both, all,every,no, neither, none of后接名词的词汇的表达方式,迁移至汉语中就造成了学生同时漏用前、后项关联词的偏误。另外,在无条件关系的表意范畴中,后项关联词“都”、“也”的选择是紧密与前项关联词相关的。受目的语内部负迁移的影响,学生误将“都”、“也”的这种复合用法与其独立用法相混淆,造成漏用前项关联词的偏误出现。再者,汉语无条件关系复句和让步关系复句中的各句型表意不同,但后项关联词搭配有时相同,这就造成了混淆两种关系关联词的偏误。 第三章,通过分析中介语语料,归纳出英语国家学生习得该语言点时常见的漏用、混淆、误加前、后项关联词的偏误。进而,按照所归纳的偏误类型设计测试卷,实际验证学生在该语言点常出现的偏误并逐项加以分析。 第四章,提出针对偏误类型,由易到难进行教学的对策,,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难题。
[Abstract]:Chinese unconditionally related complex sentences are composed of unconditionally related structures, while English expresses the concept of unconditionally related sentences in terms of both structure and vocabula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terlanguage corpus, this paper sums up the common types of errors in the acquisition of this language point by students from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designs test papers to verify the errors frequently occurring in the acquisition of this sentence pattern and analyzes them item by item.
Chapter One summarizes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expression of Chinese unconditional relational complex sentenc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pecial interrogatives in English.
In Chapter Two, the logic, semantic and formal features of Chinese unconditional relation complex sentences are expounded,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unconditional relation expressions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It is easy for students to miss the use of the latter conjunctions when they transfer to Chinese, or to use the expressions of any, both, all, every, no, neither, none of the following nouns direct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negative transfer with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students mistakenly confuse the compound usage of "Du" and "Ye" with its independent usage, resulting in the omission of the former. The sentences of relative complex sentences and concession complex sentences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but the collocation of the latter conjunctions is sometimes the same, which results in the confusion of the two kinds of relative conjunctions.
Chapter thre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language corpus, sums up the common errors of omission, confusion and incorrect addition of antecedent and posterior conjunctions in the acquisition of this language point by English-speaking students, and then designs test papers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errors concluded, verifies the errors frequently occurring in the language point and analyzes them item by item.
In the fourth chapter, we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eaching errors, which are easy to difficult, and effectively solve this teaching problem.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宝梁;谈英汉复句关联词的异同[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3年00期

2 王俊鸣;;复句中的解证关系[J];语文研究;1985年03期

3 杨子晴;;谈谈复句形式[J];思维与智慧;1988年03期

4 王忠良;推理与其语言形式对应关系探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王秀丽;汉语选择关系复句的语用意义[J];汉语学习;1994年04期

6 肖伟良;关于“虽然……但是……所以……”这类复句的层次分析[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3期

7 李敏;汉语复句理论的发展轨迹[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张勇谦;非因果关系复句能表达推理吗?[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9年02期

9 贾一周;丰硕信息量的载体──复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10 马钧;“现代汉语”课如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金柱;沈威;杜超华;;基于规则的复句中的关系词标注探讨[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胡金柱;沈威;杜超华;罗进军;;基于渡越矩阵的复句关系词自动标注初探[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扎洛;索南仁欠;;汉藏机器翻译中复句的翻译规则研究[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赵芳;;影响小学生身体形态差异的因素和教学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5 唐永明;王小捷;文娟;;基于关联词的复句语言模型[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路而红;靳济方;李莉;;片上系统的技术发展与教学对策[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郭海波;年智英;;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翻译教学的定位及对策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段志贵;;高师数学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的构成及其培养[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褚有法;;浅谈当前学生思维风格与化学教学[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10 杨国华;;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谈中医内科学对外教学对策[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磊;学生学习特点与教学对策[N];开封日报;2005年

2 钱锋;点击文综试卷 增强教学对策[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童德珍;英语看图写话的障碍与教学对策[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4 ;分号前可用冒号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5 朱林香;初中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及教学对策[N];郑州日报;2006年

6 王一民;不宜滥用“然后”“的话”[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7 河南省虞城县张集镇第一初级中学 董清河;初中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及教学对策[N];学知报;2010年

8 四川省仁寿县杨柳初中 尹红梅;浅析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差生问题及教学对策[N];学知报;2010年

9 河北郑口中学 刁文刚;转变:从优化教育环境做起[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刘灵芝;高考“句式仿写”解题思路浅析[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春华;现代汉语欧化结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高国翠;俄语(PKи)词汇概念的认知心理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舜婷;汉语主从句间回指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祁峰;现代汉语焦点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黄婉梅;黎氏语法体系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6 王国旭;新平彝语腊鲁话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蔡英杰;《孙子兵法》语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8 匡鹏飞;时间词语前后分句共现状态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凤兰;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刘颖;汉语矛盾格的多维观照[D];安徽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金海;大学英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及教学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建杰;培养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教学对策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苗金燕;走进中学语文中的鲁迅[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曾晓娟;高中历史学困生认知结构问题诊断与教学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5 袁芳;高中生数学理解困难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德琳;口语交际的教学对策和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玉红;关于高中生数学符号学习困难的调查研究及教学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新容;口语交际教学在新课标实施后的现状及实施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林毅;对导致中专生体育学习障碍的非智力因素及其教学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熊云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教学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25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25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7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