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成语组构性的认知语言学解读——熟语表征和理解的认知研究之二

发布时间:2018-10-20 13:07
【摘要】:在语义学研究中,"组构性"(compositionality)这一概念与语义的组织方式有关。对于某个由若干成分组成的语言单位而言,其固有的意义取决于这些成分的语义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熟语被定义为固定的词组,其意义往往难以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推导出来。传统的熟语研究多将熟语视为"死亡的"隐喻,认为无法对熟语进行组构性分析,无法从组成熟语的单词以及词义的组合中获知熟语义,单个成分与整个熟语在语义上是不太相关的。然而,认知语言学向这一传统的熟语语义观提出了挑战。认知语言学认为,熟语的组成成分具有与熟语义相关的意义,语言使用者能够识别出组成成分的意义,熟语的心理表征和语义加工是基于组构性的。本文根据组成成语的单个汉字对成语规约义贡献程度的不同,将成语划分为高组构成语、中组构成语和低组构成语三大类。这种基于内省法的分类在Langlotz(2006)提出的"惯用激活集合"(Idiomatic-Activation Set)这一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Abstract]:In the study of semantics, the concept of "fabric" (compositionality) is related to the semantic organization. For a linguistic unit composed of several components, its inherent meaning depends on the semantics of these components and the way they are combined. Idioms are defined as fixed phrases, and their meanings are often difficult to derive from general word-formation. In traditional idiom studies, idioms are regarded as "death" metaphors, and it is considered that idioms cannot be analyzed in fabric, and mature semantics can not be obtained from the words and meanings that make up idioms. A single component is not semantically related to the whole idiom. However, cognitive linguistics challenges this traditional semantic view of idioms. Cognitive linguistics holds that the components of idioms have meanings related to mature semantics and that language users can recognize the meanings of components. The psychological representation and semantic processing of idioms are based on fabric.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ontribution of individual Chinese characters to idioms, this paper divides idioms into three categories: high fabric idioms, middle and low texture idioms. This kind of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introspection method is well explaine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ory "idiomatic activated set" (Idiomatic-Activation Set) proposed by Langlotz (2006).
【作者单位】: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科研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汉语熟语理解的神经机制研究”(06BYY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汉语惯用语结构的认知研究”(30740040)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神经语言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研究”(10&ZD126)的子项目“神经词汇学”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波;张辉;;跨感官感知与通感形容词研究[J];外语教学;2007年01期

2 刘振前,邢梅萍;汉语四字格成语语义结构的对称性与认知[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霜梅;汉语定中短语转喻探微[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2 李昱;崔桂珍;;转喻的认知语用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刘运同;词汇短语的特性及其重要意义[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王俭波;;从概念整合理论看常规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基于《人民日报》的语料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与思考[J];外语研究;2004年01期

6 张悦;旧词重组现象的认知语义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4年06期

7 丁毅伟;隐喻与文化认知[J];外语研究;2004年06期

8 程浩;;汉英体育语言中隐喻认知的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05年06期

9 朱风云;张辉;;熟语语义的加工模式与其影响因素[J];外语研究;2007年04期

10 王文斌;英语复合词的内在句法、语义及认知构建[J];外语学刊;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卢水林;;隐喻在英语成语意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统权;汉语动词配价理论及其神经心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霜梅;汉语定中结构的认知隐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方珍平;表达的认知量度观[D];复旦大学;2006年

5 张洪芹;动态词义识解论[D];河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桂林;《现汉》四字词语的分类及其特点[D];厦门大学;2002年

2 周红;[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蔡辉;言语幽默乖讹与消解机制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杨娜;话语连贯的认知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5 刘彦娟;转喻理解的认知基础[D];河北大学;2005年

6 刘长青;关联理论框架下的话语角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任万芳;词汇消歧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王笑菊;转喻的认知语用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5年

9 张彬;习语的隐喻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程凤琴;大学生英语习语学习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桂兰;论通感的认知结构及语义特征[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倪景亚;浅谈通感[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钟守满;格语法与当代语义分析理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吴静,王局瑛,冯菊莉;概念整合理论与移就辞格[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朱风云;张辉;;熟语语义的加工模式与其影响因素[J];外语研究;2007年04期

6 王彩丽;通感现象的理据及功能特点分析[J];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7 王寅;;汉语“动名构造”与英语“VN构造”的对比——一项基于语料库“吃/eat构造”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7年02期

8 涂纪亮;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5期

9 张辉;认知语义学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12期

10 周国辉;格语法与汉语非常规谓宾结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辛燕;通感的认知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存方;成语在标题上的妙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01期

2 高众;编写成语词典的条目组织、语义诠释和资料运用——谈《汉语成语大词典》的特点[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3 姜文熙,王立宪;谈成语中的反义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4 史震己,,张峰屹;简述《论语》成语的文化影响[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5 高慎盈;满纸荒唐言[J];咬文嚼字;1995年06期

6 谭显明,林少云;漫话“狗”的成语和谚语[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S2期

7 李仁孝;论当前广告中的词语仿造[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8 李索;广告语中成语的化用和规范[J];语文建设;1998年08期

9 李南生 ,何鉴华;错位的“不耻下问”[J];咬文嚼字;1998年04期

10 刘冠英;谈成语入诗[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伟群;;汉语中有“鹿”字成语出处、比喻与示文[A];2011中国鹿业进展[C];2011年

2 张飞鹏;;“一语二文”仍须努力[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3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4 施发笔;;语海扬帆,碧波荡漾任徜徉——读《语海扬帆——王希杰语言随笔集》[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鲍飞立;小议成语“美轮美奂”语义及其他[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2 林发彦;集大成的成语辞典[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赵永成;成语乱改成怪胎[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4 戴昭铭;同舟共济[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昆宝军;成语垃圾玷污语言文化[N];大众科技报;2002年

6 杨刚华;成语误用的类型[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祝晓风;既要用得对 还要用得好[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李栋臣;不要随意调动成语成分的位置[N];光明日报;2001年

9 王們;关于成语的运用[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10 王一民;“窜改”跟“篡改”有什么区别?[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薇;名词动用的认知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刘宇红;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指称解读:限定名词词组的外指与前指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蔡言胜;《世说新语》方位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王松鹤;隐喻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夏日光;省略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与翻译教学[D];西南大学;2010年

8 龙丹;魏晋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刘志生;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骆传伟;专名的涵义与指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维莉;关联事件域模式下的汉语数字成语分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江加宏;通感隐喻的认知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3 何俊平;译者的心路历程[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吴立莉;论认知取向的翻译和翻译教学[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5 廖立方;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连贯分析中的互补性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6 王大成;现代汉语动词重叠构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于燕萍;英汉颜色词隐喻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杜玲莉;英汉语篇照应词的认知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吕芳;庄子《逍遥游》的博喻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靖安典;从认知角度看韩礼德的语法隐喻[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83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83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6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