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论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18-11-02 07:11
【摘要】: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想在众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脱颖而出,并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与强大的生命力,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着力培养能够胜任比较文学研究、汉语国际推广、中外作品互译、涉外文书写作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这样的特殊人才,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有意识地加强以下课程或内容的教授或训练:外语课程;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课程;中国文学中与外国文学存在可比性的内容;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实践;中国文化课程及中国语言文学课程中的文化因素;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重要概念;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课程。
[Abstract]:If the maj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s wants to stand out among the many major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nd has sufficient competitiveness and strong vit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its own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and to scientifically position the training goal. Arrange the teaching content reasonably. The maj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s should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mplex talents capabl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research, Chines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works, and foreign clerical writing. In order to cultivate such special talents, the maj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s should consciously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r training of the following courses or contents: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courses; The content of comparability betwee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curriculum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 important concepts of the categ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Course of Applied Writing and Literary Writing.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基金】:大连外国语学院2011年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夯实国学基础凸显外语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学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9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文荟;;“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综释[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孙永娟;;《郑笺》对《毛诗传笺通释》的影响[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3 李朝虹;;古代梓、楸考异[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陈西平;;梓文化考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胡红梅;段斌;;“兴”的文化溯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孟莹;;论《诗经·唐风》中的生命意识的萌发——以《蟋蟀》、《山有枢》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孙鸿亮;;论信天游“兴”的分类及其特点[J];长城;2010年10期

8 瞿继勇;;《诗经》中的语言巫术及民俗信仰[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9 段丽惠;;《济北诗话》的“立异”与儒家价值理念[J];船山学刊;2009年03期

10 苏慧霜;;宗经与慕骚——骚雅词的抒情精神内涵[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燕;《周礼》所见王室起居职官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郝建杰;《诗经·国风》地域性考论[D];上海大学;2011年

6 李华;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贾璐;朱熹训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刘衍军;诗可以群[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伟;郭店儒简所见生死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史宏云;古代花鸟画题画诗的意象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涓;突厥语文学与汉语文学殉情故事人物变形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冯博闻;“毛诗”《序》《传》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程维;先唐诗歌的议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金;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的对话与批判[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周丹麒;北宋五子著述中的隐逸文学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静;从文化人类学到文化诗学[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7 龙野;顾起元及其诗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赵桂玲;《论语》引《诗》刍议[D];辽宁大学;2011年

9 徐瑛Y,

本文编号:2305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05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a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