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中国古典“英雄”概念的起源

发布时间:2018-11-02 11:11
【摘要】:"英雄"概念中西不同、古今有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两大核心概念,"英雄"与"圣贤"概念也有质的不同。中国古典"英雄"概念的生成实际经历了较长历史时期。先秦时期"英"、"雄"虽被作为两个单音节词分别使用,但在时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和以"圣贤"为核心概念的人物品格褒词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中,蕴含了"英雄"概念生成的历史必然性。经历两汉"英雄"新词的出现及初始使用,汉末三国时代"英雄"一词被广泛使用。以关注拨乱反正"英雄"和创业君臣"英雄"为两大焦点,"英雄"被用来代表一种时代理想人格形象,是整个社会层面普遍持续关注、反思的热点话题,刘邵也对"英雄"概念予以明确界定,中国古典"英雄"概念遂告生成。
[Abstract]:The concept of "hero" is differ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cient and modern. As two core concep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system, the concepts of "hero" and "sage" are also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hero" concept has actually experienced a long historical period. Although "English" and "Xiong" were used separately as two monosyllabic words in the pre-Qin period, they formed and develop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times an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 praise words system with "saints" as the core concept. It contains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hero". After the emergence and initial use of "hero" in the Han Dynasty, the word "hero" was widely used in the late Han and three Kingdoms. With "hero" and "hero" as the two focal points, "hero" is used to represent an ideal personality image of the times, and it is a hot topic of continuous concern and reflection in the whole society. Liu Shao also defined the concept of "hero", and the concept of Chinese classical "hero" came into being.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英雄”文化与先唐小说关系研究》(09YJA75108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志伟;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英雄”传记——试论王粲《英雄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艳;王粲的思想及其文学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燕平;王粲研究三题[D];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永兰;;语言顺应论在中国20年综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晏文娟;王岩嵘;;中英数字喜好与禁忌比较研究(英文)[J];海外英语;2011年06期

3 宁怀颖;李迎迎;;中俄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对策[J];西伯利亚研究;2011年03期

4 ;李肇星当选新一届中国翻译协会会长[J];民族翻译;2009年04期

5 ;新词新语[J];黄金时代;2011年02期

6 苏丹洁;;中外合编汉语教材的新探索——《走遍中国》主编访谈[J];国际汉语;2011年01期

7 玛丽;;中西动物大比拼[J];课外生活(小学版);2005年Z2期

8 倪秀英;;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人际称谓的变化[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如花;;读汉字,识中国 道 道可道,非常道[J];国学;2011年03期

10 石晓媛;;汾酒文言文大赛携手新浪 古典与现代实现无缝连接[J];市场观察;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昆福;;英汉禁忌语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印;中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比较[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星;从中西谚语看中西传统价值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3 汪建峰;论掌握西方修辞对于提高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05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05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e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